中华财富网(www.515558.com)2025-5-14 19:59:09讯:
华夏时报记者 刘昱汝 徐芸茜 北京报道
2025年的A股市场,并购重组正以超预期的速度掀起新一轮浪潮。
据数据显示,截至5月12日,年内A股上市公司新增66单重大资产重组,同比增长144.44%。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市场并购活动的活跃程度,也预示着企业转型升级、产业整合的步伐正在加快。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66单重大资产重组中,有7单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重组,8单为地方国有上市公司重组。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产教融合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中国企业联合会特约高级研究员刘兴国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资本市场重大重组事项显著增加,这和当前发展环境和企业发展战略调整有关。一方面,多年增长缓慢导致的经营压力,使得不少企业寻求通过重组整合寻求新机遇,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重组机会与空间;另一方面,随着“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布局交替,企业战略调整步伐加快,并购重组需求激增,双向推动之下,资本市场迎来了重大重组整合的新高潮。
“重组整合具有周期性波动特征,特殊事件往往能加速其增长,但浪潮过后,市场或将进入并购重组相对沉寂的阶段。”刘兴国表示。
国有企业重组力度加大
国家电投集团旗下远达环保)
href=/600292/>远达环保(600292)公布超277亿元资产重组草案;国机集团旗下两家上市公司宣告重要的资产架构调整……从“中特估”主线下的央企专业化整合,到地方国资的“链主”培育,从传统行业的产能出清到新兴产业的卡位争夺,这场资本市场的“重组大戏”背后,折射出经济转型期产业逻辑的深刻变革。
刘兴国认为,今年以来,央企和地方国企都在资本市场积极开展并购重组,尤其是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活跃度显著提升。在并购重组中,两类上市公司都面临着政策法规、后期整合和重组后效率效益方面的挑战。
“其中,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来说,最突出的挑战可能是投资监管和反垄断等方面的政策法规挑战;而地方控股上市公司则更多是来自后期整合方面的挑战。从优势看,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具有资本和技术方面的突出优势,更有实力与能力推进完成重组整合;地方国企控股上市公司则在区域市场和地方政策扶持方面具有优势,更容易完成对本地资产的重组整合。”刘兴国表示。
近年来,A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活动显著增多,这一现象背后有着多重驱动因素。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对本报记者分析,首要因素是政策的大力支持。自2024年以来,中国证监会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并购六条”等,旨在提高重组估值的包容性并优化审核流程。这些政策的实施有效降低了企业并购重组的难度,显著提升了市场的活跃度。其次,产业升级的需求也是重要推动力。当前,企业面临着产业升级和转型的巨大压力。通过并购重组,企业能够快速整合资源、优化业务布局,从而加速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
“此外,市场环境的改善和行业竞争加剧也起到了催化作用。市场整体环境的稳定和经济复苏增强了企业的信心,使其更倾向于通过并购重组来扩大规模和提升竞争力。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并购重组更是成为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市场份额和行业集中度的有效途径。”柏文喜对本报记者补充道。
产业并购瞄准新兴赛道
值得一提的是,5月13日当天就有超10家上市公司密集发布并购重组相关公告,其中近半数是首次宣布并购计划。
具体来看,南京化纤)
href=/600889/>南京化纤(600889)(600889.SH)公告称,公司拟通过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南京工艺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100%的股份,并向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盐湖股份)
href=/000792/>盐湖股份(000792)(000792.SZ)公告称,公司与Highfield Resources Limited、高地资源及兖矿能源)
href=/600188/>兖矿能源(600188)集团签署了《项目合作意向书》,计划以约3亿美元现金认购高地资源的普通股,成为其最大股东并控制高地资源。此次合作旨在加快实现公司钾资源的国际化布局,增强盐湖全产业链的整合。
此外,5月13日,瀚蓝环境)
href=/600323/>瀚蓝环境(600323)(600323.SH)、光智科技)
href=/300489/>光智科技(300489)(300489.SZ)、金利华电)
href=/300069/>金利华电(300069)(300069.SZ)也披露了重组进展公告。
从交易方式来看,现金收购成为更多上市公司的首选,不少公司以小额参股、增资等形式获得相关标的公司股权,个别涉及控股权的收购仍以现金及发行股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从并购目的来看,产业协同仍是主流趋势,既有横向整合扩展市场,也有垂直整合完善产业链条。
未来,并购重组的热点领域可能集中在哪些领域?刘兴国对此表示,整体上看,未来国有企业的并购重组都将围绕做强主业、提升产业链、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国计民生等目标来推进,因而重点领域主要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产业,譬如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环保、公共服务、路港网管等基础设施及地产建筑等行业。
“对企业来说,并购重组带来发展新机会,或将开辟提质增效发展新阶段,也将带来在资本市场重新估值的新可能,让企业在资本市场有更好表现。对投资者来说,并购重组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具投资潜力与投资价值的新标的,也可以为投资者提供一个获得更好投资收益的未来预期。”刘兴国补充道。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政策层面,5月14日,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其中提到,发挥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将促进科技型企业成长作为重要方向,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未来产业,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拓宽创业投资资金来源。
1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局长林庆苗在国新办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4年中央企业扎实推进重组整合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下一步将以中央企业重组整合为抓手,深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从继续开展新公司组建、加大力度推进战略性重组等。
加大力度推进重组整合也是国资委部署的2025年央企重点任务之一。去年12月,国务院国资委会议研究部署了2025年五大重点任务,其中提到,加大力度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推动重点产业提质升级。
开源证券研报指出,“并购六条”落地以来,央国企整合与硬科技并购已逐渐成为本轮并购重组浪潮的两大核心趋势。一方面,在国企改革政策支持、产业转型升级、集团资产证券化与市值管理考核等多重因素的驱动下,央国企有望成为新一轮并购重组浪潮的主导力量;另一方面,支持科技型企业并购重组的相关政策频繁发布,重点提出要优先支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科技型企业并购重组,加大力度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和链主型龙头企业。
超20家A股上市公司官宣重组既有传统行业公司(如化纤、环保领域),也有拟通过重组切入新兴产业(如机器人、半导体等)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