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文章正文

非银金融行业点评报告:公募基金改革方案细则出台,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加入日期:2025-5-11 14:52:27

  中华财富网(www.515558.com)2025-5-11 14:52:27讯: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非银金融行业点评报告:公募基金改革方案细则出台,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要点
事件:5月7日,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聚焦投资者回报与行业长期发展,落实新“国九条”要求,提出25条举措。主要包括:1)优化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2)强化基金公司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3)提升行业服务投资者的能力;4)提高公募基金权益投资的规模和稳定性;5)一体推进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
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强化公募基金与投资人的利益联结。对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推行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率收取模式,对于符合一定持有期要求的投资者,根据其持有期间产品业绩表现适用差异化的管理费率。业绩明显低于比较基准的,须少收管理费。2023年7月,证监会启动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印发了《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方案》,提出在坚持以固定费率产品为主的基础上,研究推出更多浮动费率产品试点。截至2025年5月9日,市场共有238只浮动费率基金,超半数为股票、混合型产品。我们认为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产品有望进一步平衡公募基金与投资人的利益。
优化考核机制,有利于改变“重规模轻回报”的现状。方案提出全面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行业考核评价体系,将业绩比较基准对比、基金利润率等直接关乎投资者利益的指标引入考核体系,相应降低产品管理规模排名、基金公司收入利润等指标的考核权重。提高基金公司高管、基金经理跟投本公司管理产品的比例和锁定期要求。督促基金公司建立健全与基金投资收益挂钩的薪酬管理制度,对产品中长期业绩差的基金经理,要求其绩效薪酬应当明显下降。
提高公募基金权益投资的规模和稳定性,推动权益类基金产品创新。方案通过简化基金注册安排,鼓励推出更多场内外指数基金和中低波动含权型产品,促进权益类基金创新发展。我们认为鼓励基金公司加大产品创新力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权益基金占比,为市场持续带来活水,增强市场的活跃度与稳定性;另一方面,有助于丰富基金公司产品库,满足投资者多元化的投资需求。
提升行业服务投资者的能力。引导基金公司、基金销售机构围绕投资者最佳利益,全面优化投资研究、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市场推广等资源配置,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努力给投资者带来更优回报。抓紧出台公募基金投资顾问管理规定,促进基金投顾业务规范发展,为投资者提供适配其特点和需求的组合投资服务。加快推出机构投资者直销服务平台,便利各类机构投资者参与基金投资。
公募基金改革方案可能会推动产品配置更倾向“大权重”行业,大金融板块或受益。截至2024年末,沪深300指数在银行、非银金融、电子板块权重最高,分别为13.7%、10.6%、10.2%。我们统计了4100余只主动股票、混合型基金的行业配置比例,上述三大板块占股票投资比例分别为3.6%、1.7%、14.8%,分别低配10.1%、低配8.9%、超配4.6%。假设未来公募基金配置向业绩基准靠拢,银行、非银金融等大权重低配板块有望受益。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加大,监管政策趋严,资管行业竞争加剧。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