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商保年金对二三支柱均衡发展有重要意义
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养老保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周红认为,商保年金对于发展壮大我国二三支柱养老金、加强制度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通过引入商保年金,能够进一步丰富二三支柱养老金的投资产品范围,推动资产配置方案更加灵活多样,有助于实现风险分散和保值增值,提高二三支柱养老金的保障水平,缓解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的压力。
另一方面,目前二三支柱养老金的待遇领取环节,主要是以现金形式进行一次性或分期领取,缺乏相应的保险产品进行对接。商保年金所具有的长期领取特点,可以较好地缓解长寿风险的压力。
如何更好地推动商保年金助力我国二三支柱养老金的高质量发展?周红表示,可以考虑从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保险公司要妥善处理好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关系。二是商业银行要更好地发挥商保年金销售平台的作用。三是政府部门进一步增强税收优惠等政策的支持力度。
比如,职工在退休时,将个人账户中超过某一比例的积累额用于购买终身领取的商保年金时,这部分积累额是不是可以被允许在待遇领取环节免税?以更灵活的政策设计增强社保年金产品的吸引力,推动保险行业进入长寿风险的管理阶段。
商敬国:发展年金保险才能不断巩固保险业优势
中国精算师协会副秘书长商敬国表示,保险公司作为年金保险供应商具有特殊性。年金保险是保险业参与养老金体系的独家先发优势,养老资产管理是保险业参与养老金竞争的后发优势。年金保险是保险业的根和本,发展年金保险才能不断巩固行业优势。
“如果管理好风险的话,对保险行业来说,年金保险可以说是未来一个立足的根本,也使得长期能够建立新的增长点。”商敬国认为,相对于侧重长期收益率的资产管理,年金保险更侧重负债管理。在他看来,保险业拥有最大规模最专业的精算师队伍,这是发展年金险的专业基础。
他认为,精算师在养老金体系三支柱中都可发挥作用。如,在第一支柱中预测现金流、假设调整建议;第二支柱中,资产管理端生命周期投资建议、领取期年金险定价、准备金评估;第三支柱中,资产管理端资产配置建议、领取期年金险定价、准备金评估等。
顾谦:应提供兼顾灵活性与稳定性的年金产品
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保险精算主管合伙人顾谦表示,我国的老龄化进程发展快速但养老保障金融供给失衡。与成熟保险市场相比,有三大挑战:
一是由于我国的人口结构更为丰富且复杂,针对不同人群生命表的精算预测能力亟待提升,否则偏离预期寿命的长寿风险将更加难以前瞻管控。
二是金融市场从高速到高质量转型的阵痛叠加宏观经济与地缘政治的变化,导致商业保险公司对养老保险产品的研发投入意愿普遍偏弱,同时形成马太效应使长期风险管理能力难以积累。
三是社会老龄化早于人均GDP进入发达水平,长期养老保障意识尚需培育,市场渠道需更高的激励投入与政策支持来触达并激活备老与养老人群对长寿风险保障型产品的需求。
顾谦认为,我国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发展方向应为提供兼顾灵活性与稳定性的年金产品,加大对精算模型与再保险支持的运用,从老龄社会的消费需求出发。不仅简单对老年人“预期生命”进行管理,而是最终实现对老龄社会“预期生活方式”提供保障。
责编:杨喻程
排版:刘珺宇
校对:刘榕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