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时之辩
从益民服务领先年内的表现不难发现,在震荡市中如若能够完成灵活的仓位转变,将给基金累积不错的超额收益,亦给基民提供更好的投资体验,但“择时之辩”依旧是横亘在投资端经久不衰的话题。
如富国基金朱少醒曾表示,他属于自下而上的选股型选手,先个股选择,再做配置,基本上放弃择时。他认为,应该把精力集中在耐心收集具有远大前景的优秀公司上,等待公司自身创造价值的实现和市场情绪在未来某个时点的周期性回归。此外,业内相当比例的基金经理在年报“小作文”都会强调“择时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所以这些基金经理承认择时的困难,同时放弃择时,永远选择高仓位运作,努力地寻找好企业去捕捉阿尔法。
长期投资固然被无数投研大佬奉为圭臬,但从数据来看,选对入场时机也尤为重要。如德邦高端装备成立于今年3月14日,成立不久后这只产品即重仓了包括绿的谐波、浙江荣泰以及兆威机电等人形机器人个股,但囿于近期行情走低,该基金一个多月以来跌幅已经超过22%。然而,基金经理陆阳参与管理的另一只德邦鑫星价值自去年“924”行情以来涨幅逼近四成,其间更有翻倍的表现,“师出同门”的两只基金,因择时不同从而导致了净值的云泥之别。
前海开源基金经理杨德龙表示,对于基金经理而言,应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应对市场波动:一是通过仓位控制管理回撤;二是在基金合同允许范围内进行调仓换股,规避冲高回落板块并捕捉新兴机会。“但这对基金经理的能力要求较高,而且会受制于产品类型的约束,例如主题基金的投资范围受合同严格限定,无法进行跨板块操作以避免风格漂移。”
国投瑞银基金经理綦缚鹏是为数不多的强调“择时”的基金经理,他曾表示:“我的投资目标是力求在市场涨的时候跟得上,市场跌的时候能控制住回撤,让组合净值能够不断创出新高。”他坦承,首先是做大的择时,自上而下考虑市场环境,决定组合的权益仓位,并在市场高位时压缩组合弹性,在市场低位时增加组合弹性。在权益仓位基本确定后,才会做行业配置,最后才选择个股权重。
责编:王璐璐
排版:刘珺宇
校对:刘榕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