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的木版是用什么木材雕刻的?”“上颜料的时候,颜料不能高过铜线”“手一定要稳、不能着急”……大年初三,在山西运城,“非遗市集 潮玩运城”春节活动开幕,市集上的非遗体验区内,不少游客询问、观看、跃跃欲试,非遗传承人则认真教授游客技巧,好不热闹。
制作精致、颜色亮丽的掐丝珐琅釉画,吸引不少游客驻足。“掐丝珐琅釉画这项非遗技艺,最早始于元朝,在明朝的景泰年间最为盛行,因此被命名为景泰蓝工艺。”掐丝珐琅釉画山西省级非遗传承人梁文平说。
非遗体验区内,13岁的郝晨冰正在为一幅莲花图样的掐丝珐琅上色,自三岁便开始学习画画的她,展现出不凡的配色技艺,引来过往游客的众多称赞。“掐丝珐琅釉画这项‘非遗’是我们中国古代的艺术文化瑰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代表,从中可以体会到中国艺术的博大精深,体验起来还是非常有趣的。”郝晨冰说。
掐丝珐琅釉画如今有更广泛的应用。梁文平介绍,目前这项技艺运用在红木家具、玻璃器皿、陶瓷、饰品等多个领域,极大地拓展了这项非遗技艺的应用领域,使这项技艺真正地走进寻常百姓家。
先刷墨,在雕刻好图案的木版上放好宣纸,再拓印,一幅精美的年画就完成了。事实上,一幅木版年画的完整制作,需要更多“幕后工作”的支持,包括原料刨平、木版雕刻、细节打磨、描边上色等七八道精细工序。
绛州木版年画山西省级非遗传承人吴百锁表示,绛州木版年画是山西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木版年画有1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有半印半绘、套色、墨线等多个品种,题材内容也是比较丰富的。
“现在买木版年画的人是越来越多了,特别是今年春节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成功后,大家对传统文化越来越喜爱了。”吴百锁说,通过非遗市集这场活动,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传承保护的作用。
非遗体验区四周,不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也在非遗市集上惊艳亮相。嵌螺钿漆器制作技艺摊位上,漆器外观古朴雅致,构造精细,漆面光洁,线条流畅,色调和谐;绛州澄泥砚制作技艺摊位前,澄泥砚台质坚莹润,晶莹细腻,纹理纷呈……
“我们山西运城非遗非常丰富,过年期间带孩子来参观这个非遗市集,看看我们运城当地古老的非遗技艺,让孩子学到更多有趣的知识,让她对我们当地的各种非遗产生浓厚的兴趣。”游客赵娜告诉记者,自己从事文创相关工作,她也想通过非遗市集,汲取更多工作灵感。
“此次非遗市集一共有38家摊位,其中非遗摊位有18家,我们将运城13县的非遗传承人都请到了现场,活动从正月初三持续至正月十五。”珠海时代嘉瑞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项目经理乔文奇介绍,玩法方面,将年味非遗以及国家级非遗,做了打卡集印章的活动设置。游客还可以兑换新春照相馆体验券,此外还有彩绘脸谱、剪纸和亲子互动区等。“此次非遗市集就是想让山西运城的非遗技艺能走出去,让更多的人能知道了解,激发更多人去探索和体验运城文化遗产之美。”乔文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