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酝酿一批十倍股?
多位超大型公募旗下基金经理已经将仓位集中在AI赛道上,这预示着2025年该赛道可能成为公募资金配置的优先方向。
平安价值成长基金经理黄维判断,在2025年的赛道选择上,坚定看好科技成长和自主可控方向,其核心逻辑包括预期全球人工智能进入应用落地阶段,应用落地需要和硬件做紧密结合,未来人工智能将会嵌入几乎所有硬件产品,这会带来硬件终端的升级迭代,例如大量硬件需要联网、内部数据储存容量需要提升、芯片算力需要增加和内部元器件需要更集成化等,这些都会带来电子制造业的投资机会。
“2025年我们有望看到各类AI终端百花齐放,可能会推动新一轮换机需求,从而带动整体科技行业景气度提升。从产业端我们也看到验证,例如字节跳动2025年大额算力资本开支,以及在智能穿戴和手机终端的布局。”黄维说,端侧AI创新以及国产算力未来的投资机会值得密切关注,自主可控将会加速推进,已经看到部分行业对使用国产供应链的补贴政策,随着上游各类科技制造业的发展成熟,2025年自主可控有望加速,并且体现在相关龙头企业的业绩上,国产龙头企业品牌高端化以及全球市场份额提升逻辑在延续,还有长足的成长空间,未来会有可观的投资机会。
鹏华动力灵活基金经理李韵怡认为,AI带来的投资机会分布广泛,强烈看好国家重点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尤其是自主可控方向(包括计算机、半导体等),以及基于公开信息挖掘受益并购重组政策放松的标的,消费在AI科技的推动下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品牌、新渠道、代运营等新兴业态崛起,这与2009年阿里和2011年微信的崛起有相似之处。目前这一领域还处于0—1阶段,格局尚不明朗,但这个领域有望诞生一批大市值企业。而现在很多相关上市公司的 市值只有几十亿元附近,这意味着未来这个领域可能酝酿着一批十倍股。因此,2025年将重点在科技和新兴消费领域挖掘个股。
南方创新驱动基金经理骆帅认为,人工智能赋予了电子产品更多的功能性,新产品层出不穷,有望提振消费电子领域的景气;在软件应用方面,在关注创新型应用的同时,现有的互联网公司由于掌握了大量的数据和算力,用户基础也比较牢固,在人工智能转型过程中有望焕发新的活力。
“人工智能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最重要的科技趋势,也是中国的巨大优势,将为各个行业带来重要变革。”骆帅强调,中国在相关人才储备和当前的模型水平上处于国际第一梯队,同时具备庞大的国内应用市场,有望形成“应用—数据—算法迭代”的正循环,不断提高各行业生产效率。
责编:战术恒
校对:刘榕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