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财富网(www.chinacaifu.cn)2023-11-18 9:27:04讯:
■名家思维
日前,为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证监会表示要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加强基础制度和机制建设,加大投资端改革力度,吸引更多的中长期资金,活跃资本市场,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个人以为,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中长期资金的投入要有“产出”,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可以说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不过,最初监管部门主要是引导更多机构投资者入市。事实上,在公募基金大举入市后,国内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养老金、企业年金等也纷纷加盟资本市场。境外资金方面,像QFII等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也早在2003年就进入A股市场。此外,随着沪深股市与港股市场互联互通的开通,更多境外资金也进入沪深股市。
此次监管部门再次提及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与目前市场行情不无关系。近些年来,受疫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沪深股市持续低迷,前不久甚至还跌破了具有象征意义的3000点整数关口,也与境外重要市场不断创出新高形成鲜明的对比。沪深股市是一个资金推动型的市场,股市要走强,是需要更多资金进场的。
另一方面,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并不合理。散户无论是从帐户数量占比,还是从每个交易日的成交额上,都占据着绝对的比例,这也是市场投机氛围浓厚的原因之一。国内机构投资者虽然手握巨资,但某些机构投资者操作也呈现出散户化的特征。持股不稳定,容易引发股价波动,并放大投资风险。北向资金虽然总体上是净流入的态势,但从沪深股市每天发布的数据看,净流入与净流出交替出现,同样说明其投机性的一面。
监管部门意欲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既有改善投资者结构方面的考量,也有中长期资金持股更稳定方面的考虑。相对而言,中长期资金进入市场后,其持股时间相对较长,这无形中有利于股市的稳定,也有利于扩大机构投资者的阵营。
显然,沪深股市既需要更多的机构投资者,也需要更多中长期资金。而且,从投资者持股结构看,散户持股数量明显超过机构投资者,这显然也是A股市场的一大特色。
多年以来,A股开户数量持续增长,散户往往占据较大的比例。像公募等机构投资者虽然已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也不乏增长潜力,但相对于股市的持续扩容,其持股占比与当初相比早已呈现下降趋势。客观上,这也是监管部门意图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原因之一。
但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散户投资者,抑或是境外资金,其入市的目的显然是为了获利。否则,投资者也就失去了获利的冲动。但遗憾的是,多年以来,散户投资者自不用说,即使是机构投资者,也常常会在市场中遭遇颗粒无收的尴尬。一个不能获利的市场,显然是无法吸引到更多中长期资金的。
其实,这源于A股自身存在的问题。我国GDP多年来一直处于全球增速的前列,但股市作为市场“晴雨表”却没有与之共振,反而表现出背离的一幕。个中原因,显然是股市内因在作怪,这也是境外重要市场不断创出历史新高,而A股却连续多年萎靡不振的根本原因。
客观上,沪深市场存在较多的问题,也是导致中长期入市不愿入市的罪魁祸首。首先,股市定位出现偏差。股市到底是为谁服务的问题不厘清,股市的定位就会模糊,市场的政策走向、监管、投资者保护等就不可能到位。个人以为,把投资者视为“上帝”,股市才会有希望。若此,更多中长期资金才会鱼贯而入。
其次,切实提高市场的违规成本,并严惩市场各种各样的违规行为。虽然证券法进行了修订,像信披违规的成本也大幅提高,但显然还远远不够。比如资本市场违法犯罪的案例并不少见,但真正承担刑事责任的却较为少见,这也与严惩的监管思路相悖。
此外,切实完善制度建设中的漏洞。比如融券机制中,战投股份可以融券即是如此。战投配售股份都是有锁定期的,既然有锁定期,在锁定期内是不能流通的,但现行规定却允许其流通,也让所谓的锁定期形同虚设。再如财务造假问题,境外市场一般都是发现造假即强制退市,而A股给造假退市设置了非常高的门槛。像累计造假金额要达到数亿元之巨才会强制退市,这完全是在鼓励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这样的制度也能出台,真是莫大的讽刺。
个人以为,只有更好地解决了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A股市场才有可能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否则,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或只能是一句空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