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文章正文

周五机构一致最看好的10金股

加入日期:2023-12-1 6:09:06

  中华财富网(www.515558.com)2023-12-1 6:09:06讯:

  云铝股份

  绿电铝一体化龙头,享受长期成本优势

  公司是国内水电铝一体化龙头企业,背靠中铝增强原材料保供能力:公司现已经形成年产氧化铝140万吨、绿色铝305万吨、阳极炭素80万吨、石墨化阴极2万吨、绿色铝合金157万吨的绿色铝一体化产业规模;随着2018年正式并表中铝集团,我们认为随着双方协同效应的进一步显现,云铝对原材料的保供能力及应对上游涨价风险的能力加强。   公司运营管理能力大幅优化,资产负债表持续改善,ROE有望持续提升:公司自2019年来三费逐年降低,通过大量偿还带息负债,公司资产负债率自2018年的75.44%的高点下降至35.29%,以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和带息债务的比值作为偿债能力的指标得到显著改善,从2018年的1.64%大幅提升至2022年的105.70%,摊薄ROE达20.44%,显著高于行业同类公司,通过对老旧设备的计提减值,公司轻装上阵,随着铝价的进一步回升,公司有望享受行业贝塔和企业自身阿尔法的双重估值抬升。   公司吨铝市值位于可比公司低位,业绩具备高弹性:根据主要可比公司电解铝权益产能和市值,我们测算可得云铝股份) href=/000807/>云铝股份(000807)吨市值为1.7万元,远低于可比公司;在铝价增长5%、10%,和15%的情境下,云铝股份利润增厚比例分别为29%、58%,和87%,具备高弹性。   供给刚性约束,需求变革带来新的增长驱动力,铝价向上空间打开:1)供给端,我国电解铝行业目前有效产能4300万吨,逼近4500万吨上限,叠加西南地区因季节性枯水期限电限产因素,电解铝供给受到刚性约束,未来有效产能难以增长;2)需求端,在“保交楼”、中央财政发债等一系列政策托底背景下,以房地产为主的传统需求拖累趋于平缓,以光伏、新能源汽车为首的新需求成为新的增长点;3)库存端,伦铝和沪铝库存分别处于进入2000年以来6%的分位和34%分位,海内外库存低位对铝价形成向上支撑,电解铝企业利润有望走阔。   云南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季节性限电影响有望逐步消退:2023年底云南新增并网光伏装机将达到3,165.04万千瓦,预期新增发电量占2022年云南电网发电量的11.03%,带来理论电解铝65.34万吨新增产量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营收分别为465/548/57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0%/17.8%/5.4%;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46/58/6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0.4%/28.0%/16.8%。对应2023-2025年的PE分别为9.88/7.72/6.61倍,低于可比公司估值,考虑公司业绩弹性较大、未来碳税加码有望享受成本优势,且公司估值较低,因此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美元持续走强风险。

  宸展光电

  2023年三季报点评:去库存业绩承压,收购鸿通开启车载显示新成长曲线

  【投资要点】   2023年10月28日,宸展光电) href=/003019/>宸展光电(003019)发布2023年三季报,受通胀和战争影响,下游市场整体需求疲弱,公司主要客户去库存导致公司业绩短期承压。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0.04亿元,同比下降31.29%,实现归母净利润1.25亿元,同比下降43.86%。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26亿元,同比下降30.71%,环比增长4.11%,实现归母净利润0.43亿元,同比下降48.87%,环比增长0.01%。   组织调整整合资源,发展自有品牌提高毛利率。从2023年初开始,公司根据OEM/OBM两项业务模式架构了四大区域,由各自团队根据客户属性进行产品规划,同时加强跨区域商机和经验的交流、复制及整合,强化公司销售能力。公司自有品牌MicroTouch整合了更多OBM方向资源,占公司营收比例显著上升,也拉高了公司毛利率。2023年Q1-Q3,公司毛利率分别为29.61%/33.44%/31.93%。   收购后持有鸿通科技70%股权,开启车载显示新成长曲线。2023年9月28日,公司公告使用约1.8亿元收购鸿通科技60%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合计持有鸿通科技70%股权。鸿通科技已具备成熟的业务和客户,2012年起与特斯拉合作,目前实现了多个车型量产,同时也获得了新车型定点。此外鸿通科技还获得了国内新势力车厂的定点,并在积极参与更多车厂的中控总成竞标。新能源汽车车载显示行业具有广大市场空间和高增长速度,鸿通科技预计在2024年以后陆续放量,将可提升公司营收水平。   参投企业延伸业务领域并增厚利润。   公司参股陕西瑞迅科技30%股权,借助瑞迅多年ARM架构产品开发经验,提升主板研发及整机系统设计效率及能力,同时搭配瑞迅的物联网产品方案,将业务拓展至物联网及边缘运算领域。公司还通过增资ITH,参与到奕力科技Pre-IPO轮股权投资,除了强化既有供应链关系外,并预计在奕力科技上市后,公司可实现资本利得。   【投资建议】   公司主营业务受到战争和通胀因素影响,业绩短期承压。公司完成对鸿通科技收购后持有70%股份,鸿通目前在国际和国内新能源车的订单预计在明年开始放量,为公司业务收入带来新增量。根据公司的现状,我们调整此前的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4/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5.01/25.21/30.4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09/3.47/3.59亿元,EPS分别为1.29/2.13/2.20元,对应PE分别为17/10/10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客户开拓不及预期;   汇率波动风险   下游市场需求不及预期。

  金域医学

  坚持创新和长期主义,ICL龙头开启发展新篇章

  深耕医检近三十载,金域医学) href=/603882/>金域医学(603882)已成为国内第三方医学检验领导者。公司最早可以追溯到1994年创办的校办企业广州医学院医学检验中心,2003年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成立,历经14年完成全国所有省区中心实验室布局。迄今为止,公司已建立49家医学实验室、750余家合作共建实验室和辐射全国的远程病理协作网,服务网络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所在区域,可为全国超过23000家各类医疗机构提供约3900项检验项目。创始人梁耀铭为实控人,开创了国内第三方医检行业的先河;公司核心管理层具备专业背景,践行长期主义。   政策与技术双重驱动,ICL行业长坡厚雪。中国第三方医检市场规模超250亿,预计将维持较快增长。目前仍以普检为主,特检市场占比预计将不断增加。2021年中国ICL的渗透率仅在个位数,远低于日本的60%、德国的44%以及美国的35%。DRGs/DIP、检验收费价格调整等医改政策有助于加速检验外包,而检验技术进步和精准诊疗也将驱动特检需求释放。复盘美国ICL行业发展历程及Quest、Labcorp经营现状,两家龙头公司均通过收并购拓宽地域覆盖能力,并大力发展特检业务拉动检验量和单价同步增长。   坚持医检主航道,实现强者恒强。公司已布局七大技术中心和八大疾病线,并构建了行业领先的管理体系认证资质。旗下重点子公司在疫情前大部分达到12-17%的净利率水平,资本开支预计进入稳定阶段,规模效应有望逐步体现。公司夯实“顶天立地”业务格局,2023H1三级医院收入占比已提升至近40%,同时发展“合作共建”模式,2022年全年在运营项目近740个。公司以产学研一体化激发创新潜力,每年研发新项目300-500项,创新力度空前,特检(高端技术平台)业务收入占比从2018年的45%持续提升至2022年的52%,有望持续拉动毛利率稳中有升。“医检4.0”数字化转型战略驱动公司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投资建议:公司拥有强大的成本优势和规模效应,顺应政策趋势持续提升市占率,通过自主研发和产学研一体化保证技术领先性。伴随高端技术平台的不断完善、“医检4.0”数字化转型战略落地以及多元化业务协同,公司盈利能力有望稳健提升。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7.57/12.08/15.64亿元,同比增速-72.5%/59.4%/29.5%;当前股价对应PE=41/25/20x。综合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公司合理股价为77.4-90.3元,相较当前股价(2023-11-27)有18-38%溢价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财务风险;技术风险;政策变动风险。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