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文章正文

医药板块估值和基金持仓均创近十年新低冯柳大举加仓这只股票

加入日期:2022-8-18 14:22:33

  中华财富网(www.chinacaifu.cn)2022-8-18 14:22:33讯:


  短暂反弹过后,医药板块未能走出低迷行情。不知不觉中,医药板块的估值和持仓已创下近十年新低。在低估值之下,冯柳等基金经理逆势布局。基金经理直言,不必对医药行业过于悲观,在增量市场里面永远都有“阿尔法机会”,下半年有望迎来较好的投资窗口期,短期内更多的是结构性和个股机会,尤其看好创新药及CXO(医药外包)领域。

  持仓比例创2013年以来最低点

  数据显示,自4月27日市场反弹至7月初,医药指数曾有过一波约20%的涨幅,但随后开始回落,一个月内跌近15%。8月以来截至8月18日,医药指数以及相关主题基金净值,延续了箱体震荡态势。

  公募持仓方面,中信证券医药研究团队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全部基金中医药股持仓占比为10.3%,同比及环比分别下降4.58个百分点、1.53个百分点。主题医药基金中医药股的持仓占比为96.95%;扣除医药基金后,市场整体的医药股持仓占比为6.03%,同比及环比分别下降4.29、0.73个百分点,为2013年以来历史最低点。

  融通医疗保健基金经理蒋秀蕾则表示:“过去10年医药板块的机构持仓中,配置意愿明显低迷的大概有4个时间段:一是2010年三季度至2011年一季度,二是2014年一季度至2014年四季度,三是2016年三季度至2017年三季度,四是2021年二季度至今。”蒋秀蕾认为,2021年二季度至今的低迷,主要原因一是前期整个医药板块涨得比较多,需要消化涨得过快的估值;二是这两年市场焦点更多放在新能源赛道上,医药行业的热度有所降温。

  东莞证券医药研究团队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8月5日,申万医药生物行业整体PE(TTM,整体法,剔除负值)约24.6倍,低于行业2012年以来估值中枢,位于67%的分位;相对沪深300整体PE溢价率为115.2%,处于行业2012年以来相对沪深300溢价率中枢的54%分位,处于行业近十年来相对低位区域。

  已在逆势布局

  记者了解到,在低估值之下,已有基金经理在逢低逆势布局。

  近日派林生物发布的《关于回购股份事项前十大股东和前十大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的公告》显示,截至7月5日,冯柳管理的高毅邻山1号远望基金持有830万股派林生物,持仓市值超过1.88亿元,首次晋升派林生物第9大流通股东。7月13日,冯柳持股数量增至1430万股,持仓市值超过3亿元。二季度至今,冯柳累计耗资3亿元买入派林生物

  此外,数据显示,自2020年一季度起基金经理陈皓管理的易方达科讯、易方达均衡成长、易方达科翔等多只基金多次出现在派林生物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之中。截至7月13日,最近两年时间里,易方达均衡成长共有7个季度出现在派林生物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之列,除了在2021年一季度曾短暂减持退出前十大之外,2020年4季度、2021年2季度、2021年3季度都有所增持。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易方达均衡成长仍持有派林生物760.01万股,持仓市值超过1.66亿元,派林生物也是该基金的第7大重仓股。

  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重仓医药股的数量为207只,持有基金数最多和持有市值最多的前三名股票,均为药明康德迈瑞医疗爱尔眼科。从持股占流通股比例来看,2022年二季度末基金持仓占流通股比例前三名股票分别为:九洲药业采纳股份泰格医药。机构持有流通股比例较大的公司多为行业龙头企业,以及受国内政策变动影响较小、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中型企业。

  布局结构性和个股机会

  “不必对医药行业过于悲观,在增量市场里面永远都有阿尔法机会。”融通健康产业基金经理万民远表示,医药行业的基本面或者说产业趋势没有特别大的变化,长期趋势不用悲观,但短期整个行业的贝塔机会尚不明显,更多的是结构性机会和个股机会。“原因在于,未来两年,大市值公司基本面很难超预期,其二级市场上的表现也很难超预期,尤其是跟新冠相关的CXO,未来两年基本面很难有特别亮丽的表现。其次,在全球收紧流动性的背景下,尽管国内流动性还比较充裕,但是不能期待流动性推动估值的提升。”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研究管理部总监王大鹏表示,医药板块不仅具有消费属性,还兼具成长属性,行业景气度依然较高。就细分赛道而言,王大鹏表示尤其看好创新药及CXO领域。“目前,CXO行业的内外需求依然十分旺盛,预计未来5年CXO行业的复合增速在25%以上,不仅全球药物研发投入和销售额将持续增长,国内大型药企和中小型Biotech公司也在加大对创新药领域的投入力度,这均对国内CXO行业的发展构成了支撑。”

  博时基金权益投资三部基金经理张弘称,未来医药投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一是医疗消费,符合历史发展,包括中药消费品、个人护理等中等收入群体普遍能消费得起的种类。此类消费的崛起同样会带来整个医药行业的机会;二是需要关注真正本土科技创新,比如中高端制造、精密制造等;三是中国医药制造优势,如CXO里面的CDMO,包括一些低端制造,像原料药和简单耗材等。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