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文章正文

A股跌宕起伏一周:机构积极调研“谈景气”公司信心十足“看未来”

加入日期:2022-4-30 12:04:46

  中华财富网(www.chinacaifu.cn)2022-4-30 12:04:46讯: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释放出强烈的稳预期信号。从4月25日上证指数失守3000点到4月29日A股市场强势反弹,市场“交锋”过程中,机构投资者积极行动,以调研增强信心,为长期投资蓄力。据数据统计,4月25日至4月29日15时,共有261家上市公司接受机构调研,调研次数合计278次,日均调研约56次。

  “前期市场连续杀跌主要是悲观情绪反映,已一定程度上偏离了经济基本面。”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尽管A股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但机构积极寻找优质标的的热情不减。同时,上市公司也坦诚希望借调研“问答”传递积极信号,消除投资者焦虑情绪。

  调研“问答”传递积极信号

  经济基本面给企业信心

  记者梳理本周调研公告发现,在市场深度调整背景下,“2022年一季度业绩说明”和“2022年全年业绩前瞻”,几乎成为上市公司回复调研机构的“必答题”。而从调研“问答”情况来看,多数上市公司整体业绩稳步增长,且对未来发展信心十足。

  4月27日至4月28日,接待两轮机构调研的中科电气介绍,受益于公司下游行业景气度持续攀升影响,公司业务快速发展。2022年一季度,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实现营业收入85798.72万元,同比增长161.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2890.64万元,同比增长91.25%。

  针对市场较关心的2022年收入预算及增长规划,部分上市公司信心满满。玉马遮阳表示,公司考虑行业、市场、疫情、汇率等内外部多种因素,并结合自身优势和发展规划,确定2022年的收入预算增长区间为同比增长20%至35%;楚天科技则回复称,“公司规划收入、净利润较2021年增长不低于20%。”

  董忠云表示,站在当前时点,机构仍持续关注上市公司基本面,一方面,或与近期上市公司一季报密集披露有关;另一方面,也体现市场调整后,机构积极寻找优质标的投资机会。

  “尽管今年在内外部因素扰动下,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特别是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对部分行业造成明显冲击,但依然不乏受疫情等负面因素影响较小,业绩维持高速增长的公司。”董忠云进一步分析称,截至4月28日,在已公布一季度业绩的上市公司中,有538家实现100%以上的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由此可见,市场仍有大量优质公司在快速成长,具有投资价值的同时,也从上市公司层面彰显我国经济具有较好韧性。

  “疫情题”和“原材料题”也是调研机构追问的热点问题。从多数上市公司的“答案”中可以看到,地方政府频出“实招”帮助实体经济应对疫情影响。另有部分公司基于我国经济基本面良好而看好后市。

  对于疫情是否给公司经营造成影响,双汇发展解释称,因公司是保民生、保供应重点企业,当地政府颁布了支持企业经营和物流运输的政策,因此疫情对企业整体经营影响可控。先导智能则表示,公司仍可正常生产经营,仅部分涉及疫情防控地区的物流及供应链受到影响。为此,无锡市政府高度重视,为辖区企业积极协调,保障物流车畅通进出。公司将继续积极应对,保证将疫情对公司的影响降到最低。

  对于2022年二季度原材料市场的展望。中信特钢认为,“总体来看,原材料市场整体较为乐观,这主要源于国家经济基本面预期给予了行业和企业发展信心。”

  2022年资金压力情况也在调研中被多次问及,部分上市公司主动澄清市场误解。通策医疗介绍,公司不会有资金压力,目前账面资金余额7亿多元,加上每年的经营现金净流量,完成全年投资没有问题;航天发展则表示,目前公司总体经营没有较大资金压力。

  天风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刘晨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于一些行业而言,疫情的影响是暂时的。当市场陷入悲观预期中,可能存在一定错杀,待疫情风险缓解后,这部分公司有望迎来一波修复行情。

  参与调研机构类型多元

  科技与制造领域被看好

  进一步梳理本周调研公告发现,参与调研机构类型多元。其中,歌尔股份闻泰科技分别吸引了包括买卖方共计457家和412家机构调研,除了中资机构,外资机构和合资机构也积极参与其中。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述现象说明市场虽有明显调整,但从中长期投资角度来看,部分优质公司估值快速回落,具备一定的安全垫。

  从行业分布情况看,据数据统计,4月25日至4月29日,接受调研的上市公司中,隶属机械设备、医药、电子等三个行业最多。

  董忠云认为,“综合来看,在市场深度调整期,科技与制造、医药领域被重点关注,这或显示机构重点看好上述领域的中长期发展前景,并将积极布局相关领域投资机会。从市场风格角度来看,机构调研涉及大量成长股,显示成长风格经过较深幅度的下跌后,中长期投资价值或已逐步显现。”

  陈雳表示,就行业热点而言,盈利好的上游行业及未来要大力发展的高端制造业产业链依然是吸引市场的投资热点。

  在刘晨明看来,医药和电子行业在前期市场中调整较为充分,尤其是医药行业,其股债收益差目前已调整到较具性价比的位置。同时,医药和电子细分赛道均较多,其中不乏一些在弱宏观环境下,景气度仍然向好的公司。这类公司受到更多关注,或意味着长线资金正在进场,若能够率先在弱市中企稳,则将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市场长期信心的建立。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之声)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之声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