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文章正文

燕东微:归母净利同增8倍后急刹车 国家、产业资金都盯着的半导体巨头在经历什么

加入日期:2022-12-9 21:57:14

  中华财富网(www.chinacaifu.cn)2022-12-9 21:57:14讯:

  连续多年位列国内半导体功率器件十强的燕东微,即将在科创板亮相。

  2022年12月6日,燕东微确定了本次IPO发行价格为21.98元/股,对应2021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的摊薄后市盈率为68.39倍,高于中证对应行业最近一个月平均静态市盈率27.18倍,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2021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的平均静态市盈率41.58倍。

  图/公司公告

  公司本次募投项目预计使用募集资金金额为40亿元,其中30亿将投入基于成套国产装备的特色工艺12吋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剩余10亿元则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按本次发行价格21.98元/股和近1.8亿股新股发行数量计算,预计募集资金总额39.53亿元,扣除约1.97亿元(不含税)的发行费用后,预计募集资金净额37.56亿元。

  募资使用计划图/招股书

  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拟投资项目中的“基于成套国产装备的特色工艺12吋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已完成项目备案、环评等相关手续,并已实现部分设备的购置与搬入,一阶段预计将于2023年4月试生产,2024年7月产品达产,二阶段预计将于2024年4月试生产,2025年7月项目达产。

  虽然公司目前正处于产能爬坡、业绩迅速放量时期,但考虑到最强势的两项业务均面临需求疲软,未来研发投入逐步弱势等问题,燕东微业绩后续动力有一定不确定性的风险也不能被忽视。

  01

  多年位列十强

  背后更有一众资金关注

  作为国内最早从事特种IC研制的企业之一,燕东微已经连续多年位列国内半导体功率器件十强。

  资料显示,公司前身“燕东微联合”由国营第八七八厂与北京市半导体器件二厂于1987年联合组建,成立以来深耕半导体领域,目前公司为国内领先的IDM厂商之一,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以及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特种集成电路及器件研制的企业之一,数十年来积累了一定的技术经验及客户资源,是国内重要的特种集成电路及器件供应商。

  目前主营业务包括产品与方案和制造与服务两类业务,其中产品与方案业务聚焦于设计、生产和销售分立器件及模拟集成电路、特种集成电路及器件;制造与服务业务聚焦于提供半导体开放式晶圆制造与封装测试服务。主要应用市场包括消费电子、电力电子、新能源和特种应用等。

  主营业务构成图/招股书

  公司已连续六年获得“中国半导体功率器件十强企业”称号,尤其在ECM前置放大器、浪涌保护器件及射频LDMOS器件产品上具有突出优势;公司是全球领先的ECM前置放大器出货商。

  根据Yole Development数据,2019-2021年全球ECM市场年均出货量约为30亿只,而公司年均出货量超20亿只;公司是国内少数具有浪涌保护器件IDM能力的厂商,结合OMDIA数据及公司销售额推算,2021年公司全球TVS市占率约为1.03%;且公司的射频LDMOS功率管设计和工艺技术具有突出优势,2020年在该领域公司国内市占率超过20%。

  同时,公司背后还有多个国家、产业资本的身影。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北京电控,其为北京国资委100%间接控股企业,北京电控通过下属单位电控产投、京东方创投、电子城分别间接持有公司0.91%、9.14%和2.22%的股份,并通过一致行动人盐城高投及联芯一号等十家员工持股平台间接控制公司4.44%和2.26%的股份,合计控制公司60.23%的股份。另外,公司获国家集成电路基金持股11.09%、亦庄国投持股16.57%,长城资管持股2.19%。

  近年来,公司正处于业绩快速放量时期。

  02

  2021归母净利同增8倍

  2022陷入停滞

  下游需求提振,燕东微营收规模于2021年出现翻倍增长。

  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15-2020年,我国半导体行业销售额始终保持快速增长,复合增长率达到16.77%。此背景下,公司特种集成电路及器件、晶圆制造两项业务收入保持强势增长。

  不过由于原子公司新相微2019年12月起不再纳入合并范围,2020年相关收入减少,因此燕东微2020年整体营收规模还从2019年的10.41亿元下滑至10.3亿元。

  2021年,公司特种集成电路及期间、晶圆制造营收贡献分别同比增长86.32%、45.36%至8.13亿元和7.7亿元,带动2021总营收规模同比增长97.45%至20.35亿元。

  同时,规模效应带动毛利率提升和费用率下滑,使得公司2021年归母净利润有数倍增长。

  招股资料显示,近年来支撑营收增长中的特种集成电路及器件业务,毛利率始终维持在60%以上,加上晶圆制造业务的毛利率由2019、2020年的-30%多,到2021年大幅提升至21.79%,带动了整体毛利率的接连增长,2019-2021年及2022上半年分别达到了21.68%、28.66%、40.98%、40.73%。

  叠加营收规模大幅增长,公司整体费用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2019-2021年及2022上半年分别为34.49%、37.16%、15.54%、11.43%。最终带动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841.09%至5.5亿元。

  不过2022年,燕东微的业绩增速却踩下了急刹车。

  根据公司初步测算,预计全年实现营收在21.8亿元至22.8亿元之间,同比增幅仅在7.14%至12.06%之间,全年归母净利润在5.56亿元至5.95亿元之间,同比增幅进一步缩至1.01%至8.09%,归母净利率开始出现下滑。

  业绩增速过山车背后,燕东微一系列的经营风险需要被重视起来了。

  03

  业务均面临风险

  未来难言乐观

  目前看来,特种集成电路及器件、晶圆制造两项业务是公司业绩增长的最强动力,但都面临着风险。

  首先在特种集成电路及器件方面,近年来,特种集成电路及器件呈现向更高集成度、更低功耗、小型化、高冗余度、高适应性等方向发展的趋势。

  因特种集成电路及器件产品门类繁多,各家厂商各有侧重,因此,特种集成电路及器件整体市场的竞争者呈现较为分散的局面,市场集中度不高,各大厂商往往仅在某个或某些细分品类市场占据优势。这意味着,横跨多个领域来提升市占率对于特种集成电路及器件企业而言,难度非常大。

  2022上半年,公司该业务多个分类的销量呈现明显的下滑。

  并且在公司新增订单数据来看,未来需求增长幅度并不会太乐观。2019-2021年该业务新增订单金额分别为4.96亿元、7.54亿元、17.74亿元,但2022上半年新增订单数据仅6.4亿元,还不及2021年的零头。

  其次看晶圆制造业务,燕东微主要面向的是消费电子领域,代工客户需求更新迭代非常迅速,且产品品种较多。但近期因下游市场需求减少、厂商前期备货较多等原因,消费电子需求较疲软,已进入去库存阶段,消费电子市场芯片价格有所下降。行业景气度的下降使得公司该块业务未来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公司2022上半年的6英寸晶圆生产线、8英寸晶圆生产线、封测生产线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1.33%、84.15%、67.99%,均较2021年有明显下滑。

  并且,在分立器件及模拟集成电路业务方面,公司升级迭代的MOS工艺平台覆盖范围较华润微士兰微) href=/600460/>士兰微(600460)、华虹半导体小,屏蔽栅MOS和超级结MOS工艺平台仍在小批量试生产过程中,而上述对标公司均已实现量产,导致燕东微在后续行业竞争中还将处于后发劣势的被动中。

  此外,公司2019-2021及2022上半年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9.17%、17.94%、7.98%、6.81%,呈现下降趋势且已近乎行业平均值,但是公司目前营收规模、经营体量较可比公司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公司研发投入劣势也会在未来持续展现。

编辑: 来源:和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