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文章正文

贺宛男:牛短熊长这次会变吗 郭施亮:国家队出手降温

加入日期:2020-7-11 8:55:49

  中华财富网(www.chinacaifu.cn)2020-7-11 8:55:49讯:

  导读:
  贺宛男:牛短熊长这次会改变吗
  桂浩明:“全面牛市”还需公司业绩明显改观
  刘柯:科技股仍是主流 顶尖企业将享高溢价
  宋清辉:A股该如何吸引中概股回归
  郭施亮:牛市步伐太快“国家队”出手降温


  贺宛男:“牛短熊长”这次会改变吗?
  疯狂了一周的“A股牛”,终于在本周末收住脚步,周五沪指跌1.95%,深成指跌0.61%,创业板指和中小板指分别涨0.75%和跌0.69%。

  这波牛市还能持续多久?会不会如2015年那波大牛市那样戛然而止?

  此时此地,听听离任4年多的前证监会主席肖钢,讲述2015年大牛市是如何崩盘的故事,有理有据有情节,且大有启示。

  肖钢自2013年3月至2016年2月出任证监会主席,这波牛市从起步到终了,他始终身处监管第一线。

  肖钢在那篇题为《深剖中国资本市场五大变革 总结制度执行利弊得失》的万字长文中告诉我们,2015年时,包括场内和场外的杠杆融资已经比较普遍。2015年初,证监会对90多家证券公司开展全面检查,发现多家公司融资融券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当时,证监会出手处罚了头部证券公司,处罚决定是周五闭市后发布的,周一开市当天上证综指跌了7.4%,这在当时是巨大的跌幅,证监会为此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于是,周一晚上,证监会发布公告称处罚证券公司不是打压股市,是为了规范融资业务,把不是打压股市的态度亮明。市场投资者也非常聪明,知道证监会在这个问题上留有余地。果不其然,证监会之后对杠杆融资的监管就不再严厉了。”

  我查了一下,肖钢所说的2015年初那个大跌的周一,是1月19日,实际跌幅7.7%(从3376点跌至3116点)。果然,“不再严厉”之后股指直线上冲,4月底冲到4500点,6月12日直至最高的5178点。牛市自2014年6月约2000点起步,一年上涨160%!

  6月13日,证监会宣布严查场外配资,连续暴跌随即出现。直到2016年6月跌至2600点,一年指数“腰斩”,上千家个股熔断无法卖出,成为众多投资者永难忘却的一场噩梦。

  肖钢小结说,“回顾来看,当时其实是杠杆融资‘踩踏’风险的一次预演。如果从1月份开始就一直严格控制杠杆融资,那6月份股指或许也冲不了那么高,当然之后也不会跌得那么惨。山有多高,谷有多深,涨得越高可能跌得就越猛。”

  肖钢强调说,这是监管父爱主义的一个惨痛案例。“监管者一定要甩掉‘父爱主义’,不要总觉得‘孩子’好像没长大、长不大,同时还要一以贯之地依法监管,这对市场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听完肖钢所讲的故事,我们来看看今天的A股。

  A股从3月底2600多点起步,7月9日最高到达3450点,3个多月上涨30%,同期创业板指涨幅更是逾50%。其主因也是资金推动,增量资金快速进场。但今天的资金推动与5年前的最大区别是,5年前是高杠杆融资配资。据有关数据,2014年6-7月牛市开启之初,场内融资余额4000亿元上下,而到了2015年3-6月,直接创出了2.27万亿元的峰值。在此期间,场外配资规模超过2万亿元,加上其他隐藏的民间配资渠道,场外累计至少达4万亿元。

  今天的资金推动主要来自资金转移,主渠道系居民银行存款和理财资金通过基金转移到股市。仅公募基金就从去年6月底的13.46万亿,增至今年5月底的17.64万亿,其中一半以上是权益类基金。

原因是利率下调,债市走熊,无风险收益下降,逼迫资金转移到势头正健的股市中来。

  目前两融余额(主要是融资)已达1.3万多亿元,创近5年新高,但场内融资还是有较为严格的监管。在场外配资方面,7月8日晚间,证监会集中曝光258家非法从事场外配资的平台及其运营机构名单,但次日市场并未受到影响,从侧面说明目前杠杆率尚在可控范围。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还明确指出,从事场外配资的机构和个人将被追究法律责任,据报道,神牛财富APP、点点金平台等非法配资平台和机构,已被人民法院判决非法经营罪。

  所有这些,说明监管部门已经吸取了2015年的惨痛教训。

  问题在于,光有资金推动(不管来自哪里)终究不长久,终究会成为“泡沫牛”。

  在基本面,我们看到,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月盈利下降36.7%,1-4月下降27.4%,1-5月下降19.2%,其中5月份从4月份下降4.3%转为增长6%。1-6月呢?数据尚未公布,但肯定好于1-5月。而实际上,制造业PMI指数已连续4个月处于50%以上。

  上市公司层面,一季报除金融之外的非金融企业盈利同比下降超过50%,目前二季报和中报预告正在集中披露期,尽管不多(约800家),但预喜公司已在50%左右。笔者预计中报(剔除金融公司)盈利降幅可能在5-10%之间。

  预测可能不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二季报肯定比一季报好,下半年肯定比上半年好,明年肯定比今年好。套用一句俗话,“我们一天天好起来”。

  当然会有曲折,会有震荡,甚至会有反复,像本周末这样跌一跌就是很好的步法,但总的趋势是向上的。

  牛市还能持续多久?只要如肖钢所言,做到几个“首位”,即在五大改革中,将注册制改革和退市制度(一进一出)放在首位,“进一步加大退市执行力度,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在监管的六个转变中,将“监管取向从注重融资,向注重投融资和风险管理功能均衡、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转变”放在首位;在三大政策建议中,将“推动鼓励长期资金和长期投资的制度建设,优化资本市场生态”,特别是让“养老金、保险资金成为公募基金投资的基石”放在首位,A股市场就能改变“牛短熊长”的格局,迎来长期稳定的牛市。(金融投资报)



  桂浩明:“全面牛市”还需公司业绩明显改观
  社会上,总会有新名词不断出现,这几天,最吸引眼球的是“全面牛市”。因为此间股市大涨,“全面牛市”的说法也就不胫而走,不但成了自媒体上的热搜,也是新闻报道中的高频词。

  当几乎人人都在说“全面牛市”时,有没有人想过,什么是“全面牛市”?作为一个刚出炉的新名词,的确一下子很难有标准解释。不过,按字面理解,所谓“全面牛市”,自然要包含这样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绝大多数股票都能够上涨,属于整体性行情;另一个则是推动股票上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不仅仅是单一因素所致。从这样的角度出发来看待当前的市场,显然与“全面牛市”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毕竟就以行情最为火爆的几天为例,也很少出现90%以上股票上涨的状况,以一周的均值来说,有效上涨股票的数量大约占70%左右。这显然是一个不低的比例,但如果抠字眼的话,就谈不上什么“全面牛市”了。当然,在经济景气程度还不够高,以及经济结构调整又在加快的情况下,上市公司业绩有分化也是自然的,从长期来看,个股的齐涨共跌越来越不现实,所以即便是面对7:3的涨跌比,说这就是“全面牛市”,虽然多少有些勉强,但也没有什么大问题。

  而有问题的则是,当前的实体经济还处于恢复过程中,大量的中小企业经营还很艰难,就业压力很大,各地各级财政都有不小的困难。最近管理层提出,要让金融企业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而去年商业银行合计利润也就2万多亿。人们不难看出,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加上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实体经济所遭遇的困难是相当大的,虽然已经实施了降低税收的政策,但还不够,需要采取更多措施予以化解。在这种情况下,能否对股市构成有效的支持呢?

  前面提到“全面牛市”需要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全面配合,这些因素通常包含三个方面:良好的基本面、充裕的流动性、积极的股市政策。时下后两条是基本存在的,譬如随着央行下调商业银行再贴现、再贷款利率,整个市场的流动性比较宽松,一些参与储蓄或者理财的资金,正源源不断地以各种形式流向股市;而股市政策无疑也是积极的,日前证监会前任主席肖钢说,党中央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视资本市场。而今年以来包括创业板、新三板以及退市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也在不断加快速度,极大地调动了投资者的积极性。而所有这些,无疑都是今年以来股市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的袭扰,但还是顽强上涨的重要推手。但不可否认的是,新冠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是很明显的,上市公司的基本面自然会受到影响,今年中报很多公司的业绩会出现负增长,有的降幅还比较大。这样,即便股价维持不变,市盈率也将明显上升。也因为这样,经过几天的上涨,放眼看去,很多股票已经不便宜了,这就使得所谓的“全面牛市”缺乏足够的基础,显得成色不足。

  不过,人们也无需对此过度担心。毕竟现在的实体经济在不断好转,上市公司业绩的逐季改善也是可以预期的。而且由于今年的基数低,加上国家又采取了一系列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措施,明年的经济状况肯定会有更大的改观,GDP增速有望达到两位数。而这种情况的出现,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股市的运行环境,使得当前“全面牛市”所欠缺的公司基本面这一部分,得到相应的弥补,从而为展开 一波由改革引领、业绩与资金双轮驱动的上涨行情打下基础。

  现在投资者所要做的,应该是掌握好市场运行的节奏,让行情实现主要由部分因素驱动发展为全方位因素驱动,从而走出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牛市”行情,而不要脱离基本面炒作,最后重蹈2015年暴涨暴跌行情的覆辙。(金融投资报)



  刘柯:科技股仍是主流 顶尖企业将享高溢价
  本周行情可谓一波三折,周初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板块联袂上攻,上证综指也一步从3100点迈进到3500点关前。不过,随后上证却因为上冲过猛而步入徘徊。当市场还在纠结市场风格开始转换的时候,前期一直领涨的创业板指数再度发力,特别是周四一度大涨近4%,周五也在上证调整的态势下领涨,大有舍我其谁的王者风范。

  在上周上证综指突破3000点的时候,本栏目就明确指出风格转换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一是市场存量资金并没有多少参与权重股炒作的激情,二是增量资金大幅炒作银行权重容易引发监管担忧,三是从全球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权重蓝筹并不具备持续上涨的动能。从本周的情况看,银行股周一集体大涨,拉升指数上涨过快,各路资金蜂拥而入,管理层未雨绸缪开始清查场外配资。很多聪明的投资者其实对银行股突然旱地拔葱是有顾虑的,因为从历史角度看,这样的炒作如果没有基本面的支撑,也就是个短期脉冲行情,随后会迎来下跌修复。

  到目前为止,虽然上证综指一度接近3500点,但周五又退回3400点以下,因此市场对于此次行情的性质还是存在很大争议。笔者认为,这波行情更像是全球流动性泛滥背景下的资金推动性行情。原因在于,各国央行为了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而“大放水”,但这些放出来的流动性并没有完全进入实体经济,部分资金进入了资本市场。除中国外全球疫情依旧没有缓和的迹象,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也在放缓,在这种情况下纳斯达克创出了新高,创业板指数也创了新高,连上证综指都站上了3000点大关并一路高歌猛进,这是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真实反映?肯定不是。所以,指望上证指数连续催城拔寨不太现实,毕竟这个指数的构成大多数是传统产业,这些产业目前还没有走出困境。

  当然,指数不具备继续大涨的动能,但并不意味着市场就没有机会。科创板和创业板的表现还是比较强的,而周四还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就是当天新上市的科大国盾日涨幅达到 923%,最高曾一度突破1000%的涨幅,历史罕见。不过这也给市场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那就是拥有能比肩世界顶尖技术的国内企业,有可能获得资本市场的高溢价。科大国盾获得如此高溢价的背景是什么,是在全球几乎在同一起跑线的量子通信领域,国盾拥有169项专利技术和多项领先的非专利技术,在基础研究向工程应用转化能力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公司是中国自主可控科技巨头的典范,正在牵头或参与多项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

  其实,资本市场对于科技含量高,可以实现进口替代,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影响力的企业一直都比较宠爱。比较典型的如等离子刻蚀设备龙头中微公司、指纹芯片世界级企业汇顶科技、全球领先的闪存芯片设计企业兆易创新等,都给予了比较高的溢价。从全球资本市场看,在技术领域领先的企业,无论在哪个市场都是“宠儿”,比如屡创新高的特斯拉、苹果、谷歌、英伟达等,都是各自领域的世界级巨头,它们同时也是全球资本市场的市值巨头,几乎霸占了全球上市公司市值的前列,如苹果的总市值已经超过1.6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11万亿元。

  从这个角度去分析,A股中“眉清目秀”的科技企业还有很多值得挖掘,特别是位于科技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或者是背靠科研实力强大的科研机构,或者是行业内独此一家的企业,更容易获得高溢价。在这方面,应该重点关注中科院、著名科研院校(科大国盾就出自中科大)、中电科等科研机构的下属上市公司,或者是与国际科技巨头紧密合作的上市公司,选择基本面条件符合,股价总体涨幅不大,总市值偏低(这样的条件更具爆发力),科研水平具备世界级的企业,长线投资必有厚报。(金融投资报)



  宋清辉:A股该如何吸引中概股回归
  中概股如果能顺利回归A股市场,那么这将是我国资本市场制度改革的成果,并不代表中概股都具备良好的投资价值。从行业、业绩表现来看,也只有部分中概股具有优异的表现,因此面对中概股回归要有理性的态度,不能过分狂热、哄抬股价。

  近期,有不少互联网企业选择在港交所二度上市,又一次让人们思索,那些不断为境外股东带来价值的优质国内企业,什么时候才能优先在A股市场上市,让国内投资者享受到丰厚的投资回报。其实,吸引中概股回归并不难,在制度方面像境外资本市场那样放开准入门槛,放开涨跌幅限制,在市场方面鼓励机构和投资者投资这些优质股票,说不定国内企业就不愿意到境外去上市了。

  我认为中概股回归A股只是时间问题。一方面,A股的各类政策和制度正在逐步完善,上市门槛在放松,上市方式在市场化,市场监管在趋严;另一方面,中概股在境外市场时常莫名“躺枪”,时不时有恶意做空机构凭空捏造负面信息。随着A股市场包容度增强、境外市场环境不如意的情况增多,中概股未来回归A股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实际上,很多企业本想在A股上市,但在此前严厉的财务要求以及核准制的背景下,A股IPO 需要漫长的排队过程。这样导致不少企业有了“在哪上市不都是上市”“在美国上市能获得全世界资本关注”“美国股票涨得厉害”等“国外月亮比国内圆”的想法。

  可以说,国内资本市场近年来的许多努力,例如沪港通、深港通,再例如科创板,都释放出资本市场将持续完善、持续推动市场化的信号。如今,证监会、上交所和深交所都在积极努力推进资本市场改革,但资本市场涉及的方方面面太多,很多事项都必须严格严谨地研究、论证、路演、试点后,才能推广实施,如果只是纯粹认为会对资本市场有益而推出相应政策,可能得不偿失。

  不难发现,近年来资本市场的改革,相关的政策、制度都显得很谨慎,透露出一种循序渐进、等到市场适应后再进一步放松的想法。

  不过,推动中概股回归 A股,我认为还需要有三方面的力量共同推动。

  第一,需要监管层继续推动资本市场市场化,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制度,适当地对新制度、新政策、新方式进行由点及面的测试,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再推广。监管层还需要释放信号,告知已经境外上市的企业和拟境外上市的企业,未来的A股市场将海纳百川,希望各企业未来能回归A股或者直接选择在A股上市。向企业释放积极信号,让有上市需求的企业了解到监管层的想法和我国未来资本市场的蓝图,让企业知道在A股上市的效果将不亚于境外资本市场。

  第二,需要海外上市的企业应正视自身。有企业认为在海外上市就是“高大上”,自身实力却不怎么样,在海外 IPO 后很快就水土不服,但又必须硬着头皮上。还有企业认为上市就是成功,但由于后期的业绩表现不如以往,公司股价在不被投资者认可后一落千丈。还有企业利用信息不对称等漏洞造假上市,看起来风光一时,出现问题后行情长期低迷。这类企业在境外不一定受欢迎,回归A股也不会得到追捧。只有兢兢业业做好经营,按照资本市场要求做好信息披露,这样的中概股回归A股才能一路绿灯。

  第三,需要证券从业人员和投资者理性判断。中概股如果能顺利回归A股市场,那么这将是我国资本市场制度改革的成果,并不代表中概股都具备良好的投资价值。从行业、业绩表现来看,也只有部分中概股具有优异的表现,因此面对中概股回归要有理性的态度,不能过分狂热、哄抬股价。

  总而言之,中概股的回归不能一蹴而就,否则极有可能又会让不少企业和投资者用血泪交学费。当然,在各方的不懈努力下,我国资本市场终究会向中概股敞开怀抱。(金融投资报)



  郭施亮:牛市步伐太快“国家队”出手降温
  在沪指步入3400点之后,市场降温动作不少,可能会引起市场的剧烈波动。但这并非终结上涨行情,只是尽可能让行情走得慢一些、稳一些,非理性情绪放缓一些。在新基金持续获批、场外资金加速入场的背景下,即使股市面临短期回调,也并不会瞬间扭转股市的上涨趋势。

  继近日场外配资遭到重击后,又一个降温信号开始出现,社保基金以及大基金同时宣布减持计划,作为“国家队”资金,往往具有行情风向标的作用,如今宣布减持,对市场的影响还是不可忽视。

  数据显示,社保基金拟减持中国人保股份不超过2%,且此次减持计划属于社保基金会的常规性投资业务安排。历史资料显示,中国人保早在2011年6月引入社保基金作为战略投资者,在近期中国人保股价大幅上涨之后,社保基金减持股份也被视作为市场降温的信号之一。与此同时,作为大基金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拟对北斗星通汇顶科技以及太极实业进行减持,减持幅度在1%至2%之间。

  此外,在市场行情明显回暖之际,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加入到减持队伍之中。其中,也不乏一些知名的上市公司,且减持金额非常高。

  无论是社保基金、大基金,还是控股股东、董监高等,深度参与战略投资背后,还是存在投资获利的需求。与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相比,有着“国家队”称号的社保基金与大基金,则更可能通过股份减持传递出市场降温的信号,甚至不排除进行资金回收,而后等待时机进行下一阶段的战略投资。

  上证指数作为中国股市的形象代表,它的一涨一跌更容易受到市场各方的关注。实际上,在上证指数开启新一轮上涨行情之前,创业板指数累计涨幅早已超过一倍。但是,作为后知后觉的上证指数,从调整低点反弹至今,也只是上涨了30%左右,但这一指数的持续上涨,却容易成为监管的重点对象。

  从某种程度上分析,大资金在创业板市场的炒作自由度会明显高于上证指数,在大金融板块以及其它传统周期板块崛起的背后,资金炒作热情更容易受到政策监管层面上的影响。

  从战略层面分析,在当下注册制改革以及资本市场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中国股市需要持续高效的市场环境给予支持,牛市环境也是实现投资者与融资者互利共赢的局面。但时下的情况,就是牛市步伐走得太快,大金融板块大幅上涨之后,市场指数轻易飙升,若继续上行,可能会有进一步降温的动作。

  有了2015年杠杆牛市的经验教训,如今A股市场的政策监管举动也会颇显谨慎,在杠杆资金再度崛起的背后,实际上更容易让人担心五年前高杠杆风险重新抬头的风险。不过,在打击场外配资的同时,对场内融资还是保持相对开放的态度,这也是支持股市持续活跃的监管态度。或许,从政策监管的角度分析,市场更希望健康慢牛行情,而不是快速上涨乃至疯牛走势。

  民间资金多,投资渠道少,当股票市场确立持续赚钱效应之后,就会引来大量资金的蜂拥而至,这是近年来中国市场的真实写照。不过,在无风险利率下行、银行理财刚性兑付打破的背景下,居民存款大搬家也会是一种发展趋势,未来居民资产也可能会逐渐提升股票基金资产的配置比例,甚至会成为家庭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股市步入3400点之后,市场降温的动作不少,可能会引起市场的剧烈波动。但是,这并非终结上涨行情,只是尽可能让行情走得慢一些、稳一些,非理性情绪放缓一些。在新基金持续获批、场外资金加速入场的背景下,即使股市面临短期回调,也并不会瞬间扭转股市的上涨趋势,趋势一旦确立,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实质性改变,短暂降温后,本来的上行趋势仍将得到延续。(金融投资报)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