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文章正文

科创板上市门槛大幅提高?权威解读来了

加入日期:2020-3-29 12:49:55

  中华财富网(www.chinacaifu.cn)2020-3-29 12:49:55讯:

  本周科创板股票多数依然呈现下跌走势,成交金额亦持续萎缩,全周总成交金额为602.21亿元,较上周(759.1亿元)同比下滑了20.7%。个股涨幅排行中,金山办公、心脉医疗(688016,股吧)、南微医学(688029,股吧)分别以17.8%、9.94% 、7.71%的涨幅位居前三,华峰测控、安集科技(688019,股吧)、佳华科技则排名跌幅前三,华峰测控全周跌幅高达42.75%。

  从上市发行审核情况来看,财富趋势注册生效,天合光能提交注册。

  本周科创板有哪些大事件,大家又最关注科创板哪些方面?全景舆情中心启动“大案牍术”,从海量数据(603138,股吧)分析出一周科创舆情走势,来一起了解一下!

科创板上市门槛大幅提高?权威解读来了

科创板上市门槛大幅提高?权威解读来了

  本周共有涉及科创板新闻报道2045篇、微博123篇、微信6371篇、论坛1342篇。申请动态是最受关注的内容,新闻量占总量的65%。

  在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方面,有观点认为,2019年科创板率先试点注册制,一些涉足其中项目的先发投行已开启了注册制的应对试炼,其服务模式从过去的承销通道式转变为“投行+跟投”式,从业者展望已久的大投行时代由此开启。截至2020年2月18日,约有4成券商试水了科创板注册制,32家券商参与了86家科创板上市企业的跟投,跟投浮盈收入超59亿元,这笔“浮财”占2018年全行业净利润的近9%。但是显然,当下还未到对注册制下投行的表现下定论的时候。注册制是一套全新的“游戏”规则。不再单纯以企业利润规模为发行标准,项目选择向前端延伸,市场定价分歧和销售难度加大。这对证券公司的产业研究能力、定价能力、机构销售能力、客户开发能力、整体协同能力、合规实力、资本实力等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投行从项目获取、研究定价、发行承销到投后辅导等一系列的业务逻辑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乃至需要自上而下进行组织架构调整。

  在对行业和企业的影响方面,有观点认为,科创板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来说,一个重要的意义是,科创板进行了IPO的制度创新,突破了原有的上市制度约束。科创板有多项资本市场制度创新,但最可能影响IPO首日回报的有以下几点:

  其一,放权给上海证券交易所,由交易所主导IPO审核,通过后将文件交证监会履行注册程序,从而将IPO从原来的“核准制”改为“注册制”;

  其二,询价仅由网下机构投资者决定,并且从配售环节增加了网下机构的中签率;

  其三,放宽涨跌幅限制及融资融券限制,IPO上市后5日内不设涨跌幅限制,之后为20%。

  其四,采用了国际常用的绿鞋机制,允许15%的超额配售权,并且允许主承销商使用超额配售的资金,以不高于发行价从二级市场回购股票。

  这些政策充分体现出监管部门对IPO包容性及审核高效率的要求,也是真正放权于市场、从行政转向市场监管的重大理念转变。

  当然,其他诸如允许同股不同权、允许红筹股发行中国存托凭证在内地交易所上市以及放宽盈利要求等,也显示监管者的监管理念进一步向市场主导转变。科创板的这种制度设计与监管理念的转变,将直接对IPO抑价情况产生深远的影响。尽管科创板的制度创新有望逐步令IPO抑价率降低,但是也需要看到,制度因素只是IPO抑价率下行的其中一部分因素。从中国科创板的市场发展现状,短期至少有三大因素将会阻止抑价率的过度下行:

  一是供给不足,有可能驱升市场气氛。

  二是投资者心理准备不足。

  三是定价机制仍然有待完善。

  实现IPO抑价率的有序理性回归的建议:

  第一,强化并坚持制度设计的初衷。

  第二,进一步强化信息披露的透明性与及时性。

  第三,进一步强化市场监管。

  在制度设计方面,有观点认为,体系出台提高了科创板准入门槛,实属误读,指引非但未提高门槛,反而提高了申报效率和准确度,是一份很实用的“上市指南”。符合“3+5”条件的企业即被认为具有科创属性,不再在“属性”问题上增加上市成本,在科创属性的问答题中拥有“免试”资格。与此同时,不符合“3+5”条件的企业也在答卷,上市条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上市通道依然通畅。这种指标体系的设计,在确保科创属性评价过程具有较高可操作性的同时,又保留了一定的弹性空间,体现增强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包容性的改革导向。

  目前,科创板从审核发行,到上市交易,再到持续监管,已经摸索出一套较为成熟的改革经验。对“科创”属性进一步明确,有利于落实科创定位,更好地支持和鼓励“硬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对于其他板块中科技企业的发展也会起到很大的借鉴作用,进而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整个资本市场的“科技含量”,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型。

  另有观点认为,中国证监会制定的《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正式推出。这是加快科创板在中国资本市场制度性创新的重要举措。《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的推出,将能有效协同金融资本和科技创新两大关键要素,更好地支持和鼓励“硬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型。全球高科技革命、信息革命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证明了科技创新及其扩散的轨迹决定着一个国家经济的基本面。《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吸收了国内外高新技术发明、推广和运用的成功做法,借鉴国际上有代表性的风险投资的经验,它对科创板有效配置资本要素和科技要素功能的发挥,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创新具有推动作用,也有利于中国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并激发千千万万中国企业的内在创新活力和创造力。

  在申请动态方面,有观点认为,去年12月《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出台,截至今年3月15日,已有8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分拆上市预案。计划分拆子公司至科创板上市的有中国铁建上海电气紫江企业(600210,股吧)、生益科技(600183,股吧)、厦门钨业(600549,股吧);计划分拆至A股主板的有上海建工(600170,股吧);计划分拆至创业板的有中小板公司东山精密(002384,股吧)、联美控股(600167,股吧)。上述公司分拆上市的选择以科创板居多,和子公司特性、条件有关。欲被分拆至科创板上市的子公司,绝大多数的净利润和资产规模不高。

  另有观点认为,对于已经上市的96家科创板企业,共有24家未满足科创属性评价指引,占企业总数的25%;正在审核的91家企业中,共有27家未满足科创属性评价指引,占在审企业总数的29.67%;而终止审查的26家企业中,共有8家未满足科创板属性,占终止审查企业总数的30.77%。在审企业和终止审查企业中,满足科创属性的比率略低于已上市企业,可以见得交易所在审核中“优中选优”,让最符合科创属性的企业先进入市场。对213家申报企业进行统计,其中不符合科创板财务指标要求的合计59家,占27.70%。保荐的企业100%符合科创板属性的共有15家券商,但是主要为规模较小的券商,该情况主要因为头部券商保荐的项目较多,质量难免层次不齐,且当时并未出指引文件,导致均有不同程度的“中招”。共有三家券商保荐的企业都不符合科创指引的要求,分别为国元证券(000728,股吧)、华创证券和平安证券,由于该三家券商保荐公司的数量也较少,可见其承揽项目的质量略逊于其他券商。在保荐企业数量中,不符合科创属性指引最多的则是华泰证券(601688,股吧),中金,广发证券(000776,股吧)和中信建投

编辑: 来源:和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