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文章正文

到科创板敲钟 不只为造富

加入日期:2020-1-21 7:48:04

  中华财富网(www.chinacaifu.cn)2020-1-21 7:48:04讯:

[摘要] 他们站在中国资本市场历史的风口浪尖,也分享着某种财富神话。这一天,首批25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平均涨幅达到140%,以当日收盘价计算,共诞生了约120位身家超过1亿元的富豪。

时代周报记者 戚展宁 发自广州

以惊人速度落地后,科创板制造了一个又一个财富神话。

原本也许默默无闻,甚至因巨额科研投入过着紧日子的企业,一夜之间成为资本市场新贵,市值翻倍,创始人身家暴涨。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试验田,科创板落地以后怎么走,关系着新一轮改革的方向甚至成败。享受改革红利的上市公司,也在公众目光和市场检验下,交出一份份成绩单。

截至1月18日,发布2019年业绩预告的科创板公司有34家,净利润均有增长。

其中,特宝生物(688278.SH)的业绩增长速度依然领先,涨幅达325%,传音控股(688036.SH)和中微公司(688012,股吧)(688012.SH)涨幅居前。

1月22日,科创板首批上市的25家公司即将迎来限售股解禁,规模共计1.24亿股,总市值超过40亿元的限售股,将度过6个月的网下配售限售股锁定期。

其中,中国通号(688009,股吧)(688009.SH)有7562万股将迎解禁,解禁市值达5.3亿元,中微公司澜起科技(688008,股吧)(688008.SH)的解禁市值也分别达到4.4亿元和3.7亿元。

1月18日,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解禁对于行情的影响并不大,因为现在A股市场已经形成春季攻势,资金入市的积极性较高,爆款基金频频出现,而且科创板经过前期的调整,估值已经变得很低,解禁的利空不一定导致市场下行。

资本新贵

2005年,陈文源还是LCD检测设备公司苏州泰科的副总经理。他发现,当时中国平板LCD市场高度依赖国外产品,而中国在手机市场上几乎一片空白。

这一年6月,陈文源和妻子张茜一同成立了华兴源创(688001,股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兴源创”,688001.SH),注册资本不过100万元人民币。

这不是他们第一次创业。早在1999年,陈文源就成立苏州耐得,从事网络通信技术,妻子张茜则在苏州耐得担任行政部总监。但这家公司后来的发展也许并未如愿。

在苏州泰科,陈文源不仅找到平板检测技术的方向,还找到同路人。华兴源创的核心团队中,研发总监、多位工程师、监事会主席都来自苏州泰科。

2010年,苹果以一款产品之力开启智能手机新时代,华兴源创也在全球触屏手机风潮中迎来历史机遇。

从平板设备到集成电路,华兴源创研发的检测设备从智能手机产业分到巨大红利—其收入来源的66%来自用于苹果产品检测的设备。

经过10年积累,华兴源创准备在主板申报IPO,但科创板横空出世,让陈文源看到另一条路。

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鸣锣开市,25家公司在科创板挂牌交易。华兴源创成为编号“688001”的科创板第一股,注定载入中国资本市场历史。

当天收盘,华兴源创股价涨幅达128.77%,公司总市值达249亿元。陈文源和张茜持有3.36亿股,发行后持股比例有83.8%,两人身家直接翻倍,约为208亿元,摇身变为科创板首富。

同一天在科创板上市的25家公司,乃至此后陆续登陆科创板的数百家公司,都有着跟华兴源创类似的轨迹—创始人技术背景深厚,从知名公司或是研究机构出走,然后筚路蓝缕,直到在科创板一鸣惊人。

他们站在中国资本市场历史的风口浪尖,也分享着某种财富神话。

这一天,首批25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平均涨幅达到140%,以当日收盘价计算,共诞生约120位身家过亿的富豪。

杭可科技(688006.SH)的曹骥是工程师出身,在一家国企担任厂长,又在改制后成为董事长,儿子曹政在新加坡历练之后回国接班,两人持有的2.79亿股股份高达169.34亿元;虹软科技(688088,股吧)(688088.SH)的邓晖20世纪90年代就是剑桥的博士后,1994年在硅谷创立了这家视觉人工智能公司,股份价值一天上涨199%;容百科技(688005,股吧)(688005.SH)的白厚善用十余年时间将一家公司带上创业板,出走后二次创业跟老东家正面对抗,上市当日股份市值达到71亿元。

业绩分化

开板一个月后,科创板造富能力让人叹为观止。

上市公司总市值增加超过4200亿元,个股较发行价平均上涨171%,市值平均增加152.4亿元。

涨幅最高的沃尔德(688028,股吧)(688028.SH)30天内市值增长421%,最低的新光广电(688011.SH)市值亦增加39亿元,有公司市盈率达269倍,还有8只个股跃上每股100元台阶。

1月18日,东北证券(000686,股吧)研究总监付立春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科创板在市场化和法治化的原则之下,对各种规则进行修改、完善和更新,便利了正常融资行为,提高了资产资源配置效率。

经历狂欢式集体大涨后,科创板逐渐回归理性,股价层面的两极分化也越来越明显。

新股发行首日的涨幅日渐缩窄,甚至出现上市首日即破发的现象。

截至1月17日收盘,74家科创板上市公司里面,与首发价相比涨幅最小的有21%,最高的达到576%。

上市以后,科创板公司的业绩表现也有较大差异。按照2019年三季报,大多数公司的净利润增长,但已经有15家公司净利润出现同比下滑。

净利润增长最快的特宝生物由于基数较小,取得800多倍增长的成绩,传音控股净利润增长732%,达到13亿元,中微公司交控科技(688015,股吧)(688015.SH)的净利润也同比增长超过300%,增速超过100%的科创板公司就有13家。

也有部分公司业绩变脸。

除了一直未盈利、研发投入高导致亏损的企业以外,有5家公司都出现营业收入和净利双双下滑的现象。

对于资本市场的大局而言,科创板显然不能简单定位为造富机器,其试验田的地位不仅意味着潜藏的机遇,也必然伴随着相应责任。

2019年11月,证监会下发《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行动计划》,12月初上交所就针对科创板的50多家公司进行董事长、总经理的专题培训,围绕科创上市企业责任、信息披露义务等问题敲响警钟。

上交所副总经理卢文道在这次针对“关键少数”的培训中提醒道,关键主体要警惕上市后的资本运作冲动与陷阱。

“数年之后,科创板中能不能有企业成为国之重器,能否在核心技术有大的突破,要靠主营业务和技术创新。其次要避免急功近利、赚快钱的资本运作,现有存量上市企业存在股票质押风险,对科创企业是很大的警醒。”卢文道说。

编辑: 来源:和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