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文章正文

李志林:需大力度组合利好 郭施亮:这些钱会不会买A股?

加入日期:2018-7-21 9:09:51

  中华财富网(www.chinacaifu.cn)2018-7-21 9:09:51讯:

  导读:
  李志林:拒绝探底反转还需组合利好
  桂浩明:为什么要限制FOF购买货币市场基金
  刘柯:又到十字路口
  黄湘源:退市的核心问题是退赔
  郭施亮:P2P加速洗牌资金会否流入股市?

  皮海洲:华帝退款变退卡 耍小聪明暴露大问题

  李志林:拒绝探底反转还需组合利好
  7月11日大盘探底2752点以后,出现了连续两天的强烈反弹,收在2830点之上。但是,随后非但未能守住2800点平台,反而连跌5天半,至周五上午探至2753点,几乎把反弹的成果全部吞没。

  上周反弹为何“打回老家去”

  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出现了3大新的变数。

  一是P2P平台不断爆雷,动辄出现几百亿坏账,使参加者血本无归,绵延到股市,人心惶惶;二是人民币连续贬值,跌破前低6.73元,一周人民币累计贬值900个基点。周四更是跌破6.80元关口,创汇改以来最大跌幅。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担心人民币贬值成为趋势,信心受挫;三是针对如何解除金融风险,央行和财政部双方局级专家,在公开媒体上展开了前所未有的“世纪之怼”,互相指责,措辞严厉,互不相让,斗了个天昏地暗。便吓坏了股市投资者,认为大盘二次探底不可避免,2691点前底部将不保,不少人甚至散布“要跌到2200点”的恐怖言论,遂使更多的人再度恐慌杀跌,纷纷割肉离场。

  人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面对如此严重的集体性金融恐慌,金融稳定和发展委员会到哪里去了?为何不像“6·19”暴跌后那样,“一行两会”负责人和权威媒体及时出面表态,稳定市场情绪?是否要人为制造一个系统性金融风险来才肯罢休?

  两大利好引发周五绝地反击
  根据周五上午仅1600亿成交量、毫无抵挡的缩量下跌态势,人们普遍对下午的走势堪忧。但是,中午传来了两大利好。

  第一、央行认怂了。“电话窗口指导”要求银行投AA+以下债券,本月可对一级交易商额外给予MLF资金,用于支持贷款投放和信用债投资。新增的信用债投资,AA+以上按1:1配MLF,AA+以下按1:2配MLF。等于说,信用债的等级越低,即“垃圾债”,配给的资金量就越大。

  我认为,央行的这一政策超市场预期。国有大银行“代持”低评级的信用债显然是为国分忧。是否可以认为,这颇类似于2008年金融危机时美联储为拯救危机时实施的QE政策,即中国版QE?显然是明显的货币“放水”。问题是,这是央行的短期应急举措,还是管理层的中期政策?

  第二、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突然改口。在《银保监会召开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座谈会》的会议通稿中,披露了郭树清在会上的发言。与他6月份在陆家嘴论坛上关于“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的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的表态大相径庭,现突然改口为:“大中型银行要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要为发展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雪中送炭,坚决摒弃一刀切的简单做法”。字里行间透露出融融暖意。

  我认为,郭树清的改口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经过1个月时间的博弈,决策层已基本消除分歧,一味去杠杆的政策开始转向,货币政策宽松占了上风。

  由于以上两条重磅信息一时未被中小投资者所理解,所以多数人在大盘急速拉升中,继续持观望态度。

  而超级机构则嗅到了这是大力度的利好,遂从午后开盘起就巨量买入四大银行股、保险股、券商股,一口气将上证指数从2753点狂拉到2836点,上涨83点,涨幅近4%。深成指、中小板和创业板也由大跌狂拉了2.46%、1.86%、2.35%。不仅使六大指数出现了单日V型反弹,而且使上证50、上证指数和沪深300收周阳线,深成指、中小板和创业板周线仅微跌0.8%、0.22%、0.55%。

  这表明监管层、国家队和主力机构维护2800点一线价值中枢、维护金融稳定的意愿十分强烈。

  扭转颓势还需更大力度组合利好
  既然多部委和权威媒体一再称“中国经济基本面稳中向好”,“股市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上半年消费拉动经济占78%,外贸的比重越来越低”,“中美贸易战对中国GDP影响有限”。那么,我认为,作为负责任的政府决策层,就不能听凭股市投资者恐慌情绪的蔓延愈演愈烈,听凭股市无休止地下跌,听凭国有资产和股权不断贬值。

  尤其不能听凭桥水基金、以及全球最大的资管公司贝莱德旗下的“贝莱德中国A股机遇私募基金”,以及15只外资私募机构,来抄历史最低估值的A股大底。这等于是贱卖国家利益、机构利益和股民利益,导致国有资产和股民财富的严重流失,削弱中国的综合国力。

  政府和监管层有责任把捍卫2800点一线的A股价值中枢,作为去杠杆、去债务风险、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抵御中美贸易战风险的底线,把振兴股市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忠言再次建议:管理层应认真研究和吸取美联储化解2008年金融危机时采用的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美股从6470点—26616点、走10年涨幅为311.5%的大牛市,最终促进经济强劲复苏的经验。

  并结合中国的金融实际,在以上两大重要举措的基础上,继续推出组合性的利好政策:如修改调整资管新规,放缓并改进实施细节,放缓去杠杆的节奏,在股市走出持续的上涨行情中,逐步解决信托资管的历史问题。

  又如,根据日前财联社的消息,中国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拥有9000亿美元的(超6万亿人民币)的中投公司,已申请转投A股,正等待国务院的审批。若能尽早批准入市,并形成1—2万亿的资金规模,那么将会极大地鼓舞投资者的信心,扭转A股的长期颓势,为打赢中美贸易战,提供有力的支持。

  再如,在目前股价严重超跌、2—5元股遍地皆是的情况下,管理层应积极鼓励国有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可换得更多的股权,捕捉到以后的上涨增值机会。同时,应大力提倡和鼓励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对传统、绩差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借壳上市,以促进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鼓舞投资者的信心。投资者应把握2800点以下投资机会
  一方面,2800点以下,一系列投资者从未遇到过的重大利空,如金融去杠杆、百万亿信托资管的清理整顿、中美贸易战、P2P平台的爆雷、不少大股东股权质押濒临强平、造假公司不断被退市等,其风险均在股市持续的下跌中得到了相当充分的释放。

  另一方面,股市的投资价值在不断地凸现。目前,以加权法统计的上证指数平均市盈率只有12倍左右,沪深300指数的市盈率只有10倍左右,上证50指数的市盈率只有9倍左右,只有以30个样本股统计的道琼斯指数的24倍市盈率和标普500指数的25倍市盈率的一半都不到,是全球股市的估值洼地。

  须知,A股目前的9到12倍市盈率,是从2007年和2015年76倍和65倍市盈率跌下来的,泡沫已经挤尽。即便深成指和创业板的市盈率,也降到了20倍和39倍。

  再看平均股价:2015年股灾最底部2638点时,A股的平均股价是16.73元。今年5月20日3120点时,A股的平均股价正好是16.73元,与2638点时相当。这表明,经过3年的运行,现上证指数的实际股价已有500点的贬值。但到7月19日2772点时,平均股价骤减到13.48元。因此,很多执着地在等待看2638点的人,是陷入了刻舟求剑的思维误区,是毫无可比意义的。

  从中线的角度看,从抱着打持久战的准备来看,只要控制好仓位,留有相当的“子弹”,那么,可以肯定地说,2800点以下的投资收益将远远地大于风险;并且大盘越跌风险就越小,机会就越大。关键是要有没有良好的心态。

  值得关注的是,周五收盘上证指数已经站在20天线(2802点)和五周均线(2828点)之上。就看下周能否能够站稳,告别持续两个月的空头市场,恢复多头市场。(金.融.投.资.报)



  桂浩明:为什么要限制FOF购买货币市场基金
  就在第二批FOF获批成立,行将正式投入运行之际,监管部门出台了新的政策:今后FOF投资货币市场基金,数量限制在基金规模的5%。换言之,也就是这类作为投资基金的基金,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把大量资金用于购买货币市场基金了。无疑,这一限制是必要的,无论是对FOF的健康发展,还是对整个证券市场的稳定,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自去年以来,有关方面加强了对货币市场基金的监管,包括要求其分散投资,单一基金持有人的持有份额不能超过一定比例等等,其目的在于防范货币市场在运行特别是兑付时的风险,维护正常的流动性。而不久前,有关部门又规定,货币市场基金持有人按T+0模式取现,每天不得超过1万元,而这明显是要弱化其作为“准货币”的功能。显然,从监管部门所采取的这一系列行动来看,对于货币市场基金在高速发展中所带来的问题是高度重视的,并且正在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化解。

  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FOF横空出世。而有意思的是,首批FOF中有好几个是把货币市场基金作为最主要的建仓对象,甚至一度出现过将70%以上的资金投向货币市场基金的状况。从某个角度来说,这样做有其道理,毕竟在这些基金开始建仓时,股市已经显现某种疲态,那些重仓绩优股的基金,一方面因为绩优股价格已经不低,其投资的品种在市盈率方面并没有太多的优势;另一方面由于绩优股已经有滞涨状况出现,所以人们对其后市也不是太乐观。这样一来,对于刚成立的FOF来说,要确保平稳起步,自然不应该太激进,此刻选择风险相对比较小,而收益又不错的货币市场基金,应该也是顺理成章的。

  但问题在于,虽然从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的产品来看,其风险的确是较为有限的,但因为社会上有太多的资金投资其中,而一旦这些资金出现集中赎回,那么由此产生的震荡也是不可小觑的。特别是规模不算小的FOF,如果买入的货币市场基金比较集中,那么在FOF本身遇到大额赎回时,这个压力就会自然地转移到货币市场基金上,而一旦某个货币市场基金出现兑付风险,那么就会殃及整个证券市场,并且给社会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从这个角度出发,FOF大量购买货币市场基金,有可能会成为一个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的风险源。现在监管部门未雨绸缪,对FOF购买货币市场基金作出明确的限制,显然有其内在的必要性。

  另外,也有人提到,从发展FOF的本意来说,还是为了优化资产配置,进一步发挥基金分散投资、理性投资的作用。而如果FOF把大量资金投放在个体差异不大的货币市场基金上,就很难真正发挥专业投资、分散投资的作用。而且货币市场基金被大资金过于集中地持有,对其稳定运行也是不太有利的。所以,如果纯粹从投资的角度来说,货币市场基金也许并不是很适合FOF介入的。进一步说,如果FOF大量集中投资货币市场基金,也可能导致FOF之间的利益输送,使得基金运作陷入事实上的自我循环之中,这对持有人是不公平的,对FOF以及货币市场基金而言,也是不利的。

  应该说,我国的FOF还处于起步阶段,大量购买货币市场基金的状况,虽然一度比较明显,但还是属于起步阶段的探索。现在监管部门根据市场实践以及风险评估,在一些方面作出政策调整,也是防患于未然,是很有必要的。而与此同时,这也是在启发人们,对于任何一种金融创新,都应该有详细的、严格的认证,以便让它在推进与发展中少走弯路,顺利前行。(金.融.投.资.报)



  刘柯:又到十字路口
  从“去”杠杆到“稳”杠杆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其对市场的影响会潜移默化。最近,金融政策的微妙变化,已经先行一步。

  三个金融政策方面的微调,意义重大。首先是国开行公开表态没有将棚改资金审批权限上收总行,其次是央行窗口指导商业银行增配较低评级的信用债,最后是银保监会要求大中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这三个政策微调,让大家认识到了“稳”杠杆的真正意义,与前段时间雷厉风行的高压“去”杠杆有了天壤之别,只要梳理一下前段时间“去”杠杆的政策,无一不是“严格”、“收紧”等字样,上述三个政策影响到房贷、信用债和全社会贷款额度三个重要方面,是此前“去”杠杆的重点。

  国开行棚改资金审批权限上收的传闻,是最近影响整个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重要事件,三四线城市的棚改被认为是目前房价继续上扬的重要原因,也是房地产去杠杆的一个突破口,一二线城市由于刚需因素几乎去不动。这个逻辑是什么呢?棚改资金审批权限上收,三四线城市棚改资金减少,硬性“去”杠杆,房价下跌,金融体系坏账增加。所以,最近股市上房地产板块和金融板块持续低迷,就是这个原因。现在大量的资金跟随着这个棚改在三四线游荡。这个传闻现在不攻而破,也就是说这个“去”杠杆暂时是不存在的,对市场的影响尤其重大。

  而央行窗口指导商业银行增配较低评级的信用债和银保监会要求大中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这个政策变化也是比较惊人的。为什么要增配较低评级的信用债呢?因为这些信用债目前面临比较大的兑付危机,这个危机是怎么产生的呢?还是因为短期硬性“去”杠杆,实体经济资金面捉襟见肘,而很多较低评级的信用债并不是因为企业经营不善,而是因为短期负债率过高或者面临“去”杠杆门槛而出现流动性窒息。保监会要求大中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也是这个原因,整个实体经济因为“去”杠杆而缺乏流动性,中小微企业难以获得银行融资支持,财务成本高企吞噬利润,造成恶性循环。即便央行不断采用降准和MLF等手段为市场注入流动性,但这些资金基本都在银行体系里循环。

  三大政策齐发,中远期影响应该逐步体现出来了,“稳”杠杆实质上已经是“稳”中趋“加”,就像开车爬坡,现在要滑下去了,必须加点油形成一个反作用上冲力,才有可能止滑上行。有意思的是,上述几个方面前段时间的“去”杠杆让股市很受伤,现在政策面已经微调了,股市依旧不领情,这又是为什么?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政策面到市场面还需要一个过程,很多投资者思维还没有从“去”杠杆的恐怖中惊醒过来,心有余悸,观望者居多。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种变相的放水势必引发人民币贬值,而且从实际情况看人民币最近确实短期贬值幅度过大过急,让很多人产生了一些非市场因素的担心。当然,中美贸易战也是一个压抑股市的重要原因,是一个中长期不定时引爆的炸弹。

  总之目前处于熊市之中A股就是一个各种矛盾聚集的共同体,任何不利因素在这里都会被放大,而对任何利好都会麻木。“去”杠杆已经在十字路口有了选择,资本市场似乎也快开始选择了。(金.融.投.资.报)



  黄湘源:退市的核心问题是退赔
  失衡并有失公平的退
  市机制,如果得不到有效改变,则既不可能有利于有效地处罚并改变目前上市公司所屡教不改的虚假陈述和虚假信息披露现象,更谈不上维护和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和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持久发展。

  退市的核心问题是退赔。退赔不到位,退市机制再怎么自称常态化,也不过是流于形式,对于维护投资者利益来说,更是空的。

  我国资本市场的退市机制不仅一开始就倾向于该退不退,而且该赔不赔或即使有赔也无不是以尽可能少赔为其主要的政策取向的。现行《证券法》规定:“发行人不符合发行条件,以欺骗手段骗取发行核准,尚未发行证券的,处以三十万元以上六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已经发行证券的,处以非法所募资金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与造假发行上市动辄数亿数十亿甚至数百亿的巨大圈钱体量相比,区区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五的罚款,简直就是九牛一毛。这对于以圈钱上市为目的的欺诈造假者来说,与其说是惩罚,还不如说是鼓励。

  “法律不保护权利的睡眠者”。在不告不究依然还是国内证券民事索赔无可名状也无法改变之惯例的情况下,尽管相当一部分正义的法律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使得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诉讼机制正在日趋成熟,投资者索赔成功的案例也逐年增多;但是,这种沧海一粟的救济性手段,至多只能说是对投资者维权的必要补充,而根本就不可能谈得上什么补偿的充分性。且不说适格投资者是否都已有可能拿起维权的武器尚且还不能不说依然是一个较大的问题,在现行法律规定客观上还存在较多对投资者权益维护不到位的限制性条件下,所谓的索赔诉讼岂不也就依然还不能不是十赔九不足而已?《证券法》对上市公司虚假陈述致使投资者遭受的损失,明确规定“发行人、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及保荐人、承销的证券公司,应当与发行人、上市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根据这一规定,几年前在有关方面的牵线引导下,虽然曾经有过两家券商机构对自已所承担过保荐承销业务的上市公司虚假陈述行为受害者发起先行赔付行动。不过,且不说这种先行赔付是否有可能有效地改变在这方面一以贯之的十赔九不足,更重要的是,这种先行赔付居然以涉案上市公司的该退不退为前提,这就不免与证券赔偿的初始目的南辕北辙,走向了反面。也就是说,受害投资者虽然减少了一点索赔的麻烦并多少获得了一点赔偿,但是,它对法律的尊严以及退市机制的严肃性,则不啻一种明目张胆的亵渎。稍微了解一点退市政策演变过程的人都不难发现,正是在这种以赔代退倾向的冲击下,刚刚提上议事日程的强制退市规定,不仅一开始就由于某一欺诈造假上市公司的该退不退而形同虚设,而且,后来更是不乏一些有同类欺诈造假行为的上市公司,得以在上述载之于《证券法》的所谓适格行政处罚或经济处罚的掩护下,前赴后继地逃之夭夭。

  几年前,香港一家造假上市的上市公司被判令以相当于其上市募资所得的全额向该公司的投资者赎回他们所持的股票。当时,有识之士就发出强烈的呼吁,希望内地资本市场能向香港学习,对欺诈造假上市者照此办理,回吐其全部圈钱所得,让受害的投资者得到更为充分的补偿。令人遗憾的是,这一呼声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应。监管部门即使不妨以较为强硬的姿态,不屈不挠地对涉嫌欺诈造假的上市公司推行强制退市,但是,只要十赔九不足的情形得不到改变,欺诈造假者所付出的有限赔偿相对于他们的圈钱所得来说,就依然还不可能不是不对称的,这对受其所害的市场和投资者来说就永远也谈不上公平。

  在笔者看来,这种明显失衡并有失公平的退市机制,如果得不到有效改变,则既不可能有利于有效地处罚并改变目前上市公司所屡教不改的虚假陈述和虚假信息披露现象,更谈不上维护和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和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持久发展。如果还非要美其名曰常态化来混淆视听,招摇撞骗,试问:还有比这更无耻的耍流氓吗?!(金.融.投.资.报)



  郭施亮:P2P加速洗牌资金会否流入股市?
  进入7月,P2P的资金
  净流出显著提升,部分平台阶段性净流出规模甚至按照亿元级别计算。虽然股市估值已经处于相对偏低的状态,但估值优势逐渐提升却并不意味着股票市场就足够安全。对于投资者来说,或仍需以现金为王。

  P2P行业最近加速洗牌,受此影响,不少平台开始发生爆雷的问题,甚至不乏一些网贷行业的大平台。值得一提的是,进入7月份,网贷行业的资金净流出显著提升,部分平台阶段性净流出规模,甚至按照亿元级别计算。

  这些年来,P2P行业获得了迅猛发展的契机,而在过去几年的时间内,P2P行业的历史累计成交额迭创新高,从原本不知名的领域,一下子变成了万亿级别规模的行业,甚至成为不少家庭必不可少的资产配置选择。由此可见,对于P2P行业而言,前期确实处于百花齐放的高速发展阶段。但高速发展之后,难免会迎来一轮监管升级的过程,而在政策监管压力收紧、行业发展显著分化的背景下,P2P网贷行业的投资风险也明显提升。

  曾经得到快速发展的网贷行业,如今却上演了加速优胜劣汰的过程,既是预期之内的事情,同时也有预期之外的因素。

  谈及预期之内,网贷行业加快整顿,行业监管持续升温的预期,其实在这些年已经得到了广泛地关注。而经过爆发式发展的P2P行业,近期出现一轮大洗牌,实际上还是属于预期之内的事情。但是,谈及预期之外,则是网贷行业的监管压力持续强化。而政策压力的收紧,对网贷平台的合规性要求更为严格。受此影响,合规性不达标的平台,难免会发生提现困难、跑路等问题,而深陷其中的投资者也处于不知所措的尴尬境地。由此可见,对于时下P2P网贷行业,仍然处于风险不断释放的过程,而近期P2P行业成交量与资金净流入额的双双下跌,实际上也反映出市场投资者对这个行业的投资态度发生了变化。或许,对于存量投资者而言,可能更倾向于逐渐降低P2P行业的投资比例。而对于场外投资者,则更多处于持续观望的状态之中。

  P2P行业加速洗牌,加快了整个行业优胜劣汰的过程,而市场对P2P行业的态度也是趋向于谨慎。但是否存在一种可能,即在P2P行业加速洗牌的过程中,会不会把部分资金引导至股票市场,为股票市场带来一定规模的新增流动性支持呢?在实际情况下,不排除这种可能性的存在。对于不少投资P2P的资金而言,更大程度上还是为了实现更好的资产保值增值,并非简单看好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然而,当P2P行业的保值增值效果逐渐降低,甚至加剧了行业跑路、提现困难等风险;那么,投资者有可能会把资金转移至其余更具保值增值能力的投资渠道之中。

  股票市场,往往是社会财富资金比较聚集的投资场所。与此同时,考虑到资本流动性、资本逐利性等特征,实际上股票市场的波动幅度会更为明显,而部分先知先觉的资金,它们的资金净流向,往往会成为一种可供参考的风向标信号。

  不过,与P2P行业相比,中国股市的未知因素仍然有不少,而在金融市场加快去杠杆的大背景下,实际上无论是P2P行业还是股票市场等投资渠道,都会或多或少受到冲击,而政策环境的宽松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

  对于时下的中国股市,虽然本身估值已经处于相对偏低的状态,但估值优势逐渐提升却并不意味着股票市场就足够安全。或许,对于中国股市而言,估值回归理性乃至低估状态只是一个方面,还需要看整个经济金融大环境是否持续稳定、政策监管态度是否逐渐回暖等因素,而这一系列因素同样深刻影响到中国股市的发展趋向。但站在当前时点,P2P行业的大洗牌过程仍有望继续上演,而行业内优胜劣汰的步伐也可能会显著提速。至于股票市场,在金融市场延续去杠杆化的压力下,延续筑底的概率相对偏高。对于投资者来说,或许仍需保持现金为王的态度,静待更佳的投资布局时机,可能会是一个更加良好的应对策略。(金.融.投.资.报)




  皮海洲:华帝退款变退卡 耍小聪明暴露大问题
  在退全款问题上,华帝是万万不该耍小聪明,在兑现承诺的问题上打折扣的。因为耍小聪明的做法,其实就是一种画蛇添足,最终将自己非常成功的一个策划给否决掉了,最终结局是费力不讨好,钱财花了,形象也毁掉了。

  7月16日凌晨,法国队以4比2战胜克罗地亚队,夺得2018俄罗斯世界杯冠军。与此同时,华帝股份连夜宣布:正如之前承诺:法国队夺冠,华帝退全款。华帝退全款正式启动!

  对于华帝来说,退全款这原本是华帝一次很成功的营销。这次营销的影响甚至远远超过了华帝对法国队的赞助本身。回想今年3月,华帝宣布成为法国国家足球队的官方赞助商,但这条消息并没有在互联网上掀起什么太大的风浪。

  不过,随着世界杯的临近,5月31日,华帝在报纸以及微博上都投放了这样一则消息:如果法国队获得俄罗斯世界杯冠军,那么,在6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购买华帝夺冠套餐的消费者,可以使用产品发票获得全额退款;也即是法国队夺冠,华帝退全款活动。该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广大网民的热议,并且随着世界杯进程的推进,华帝的这一营销也在互联网上刷屏,直到法国队最终夺得世界杯冠军。华帝的这一策划也成了今年世界杯期间中国企业最成功的一次策划。在法国队好运气的配合下,华帝以最小的投入获得了最大的广告效应。

  本来华帝应该是要开开心心地兑现自己的退全款承诺的。但令人遗憾的是,在退全款的问题上,华帝却打了折扣。因为退全款不是退现金,而是退等额的购物卡,如猫超卡、京东E卡、苏宁礼品卡和美通卡等。为此,有人替华帝辩护称,这是内容营销的一部分,试问又有几个消费者会较真退现金呢?并且华帝也没有说退款的内容是现金,解释权归企业。
  这样的辩护是否代表了华帝方面的意思,笔者是深表怀疑的。因为这样的辩护其实就是狡辩、就是强词夺理了,是对华帝形象的一种损害。作为消费者来说,会不会较真退现金的事情,这是消费者的事情,并不代表华帝就可以不退现金,而是用购物卡来代替。虽然华帝没有说退全款就是退现金,但国人都很明白退全款的意思是什么,那就是退现金。如果说退现金不是退全款之所指,那退购物卡就更不是退全款的内容所在了。对于中国文字的含义,这个解释权并不归属于哪家企业。即便是有关活动的解释权归属企业,作为企业来说,也要尊重中国文字的本意,而不是指鹿为马,颠倒是非黑白。

  实际上,在退全款的问题上,华帝是万万不该耍小聪明,在兑现承诺的问题上打折扣的。因为华帝耍小聪明的做法,其实就是一种画蛇添足,最终将自己非常成功的一个策划给否决掉了,最终结局是费力不讨好,钱财花了,形象也毁掉了。毕竟对于华帝来说,退全款的额度也不超过7900万元,但其广告效果远远超出了其他中国厂商在世界杯期间的广告投放效果。而这些厂商的广告投入都是数亿元之多。与此相比,华帝无疑是做了一笔极划算的广告。但最终在兑现退全款的问题上却打了折扣,以至前期的广告效果付之东流。

  华帝将退全款变成了退购物卡,这种做法看起来是耍了一个小聪明,但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将承诺的兑现打折扣,暴露出来的是华帝的小心眼、小气,缺少大胸襟等问题。而作为一个企业来说,是需要有胸襟的。企业领导人的胸襟有多大,企业的发展就有多大。不久前,中兴通讯遭遇危机,但作为老对手的华为当家人任正非明确表示,严禁华为对中兴落井下石,不许去搬迁中兴的设备,不许挖中兴的人,如果存在这样的事情,华为将会严厉处罚。这就是任正非的胸怀,也就是华为的胸襟。任正非之所以成为任正非,华为之所以能成为华为,这显然是由任正非的胸襟决定了的。反观华帝,在退全款这种小事上斤斤计较,这也决定了华帝不可能成为中国的一流企业。哪怕是天赐良机,缺少大胸襟的华帝也会亲手将良机错失掉。 (金融投资报)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