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文章正文

李志林:个股的“春天”大踏步走来

加入日期:2018-11-17 8:51:55

  中华财富网(www.chinacaifu.cn)2018-11-17 8:51:55讯:

  记得9月份,大盘在2644点构筑底部时,管理层称“股市的春天不远了”。但是,市场并不买账,还是一路往下跌破2638点长达两年零8个月的2638点底部,探至2449点。

  虽然大盘指数至今还在2679点,仅比2644点前底部高出35点,似乎看不到“春天不远了”的样子。但是,必须承认,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个股的“春天”已经大踏步地向投资者走来。本周,在美、欧、日、港股市持续下挫的情况下,A股却罕见地走出了独立上涨行情,上证50、沪深300和上证综指仅小涨1.12%、1.56%和3.12%,但是,代表中小盘股的深成指、中小板、创业板、中证500指数,却大涨了5.42%、5.96%、6.13%、6.65%。每天中小盘低价股涨停如潮,本周不少投资者的资金卡,每天都拉出长阳线,俨然是大牛市才有的涨幅。

  那么,上周还连跌5天的低迷的A股,活力是如何被激发起来的呢?这是每个投资者都必须弄明白的问题。

  政治局会议定调10月31日,政治局会议定下了两大基调:
  一是关于民营经济,强调:“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研究解决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
  二是关于资本市场,首次提出“围绕资本市场改革,加强制度建设,激发市场活力,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这便是本轮行情以民营企业中小盘股为主导的、低价股打先锋的行情如火如荼的政策背景和强大动力。

  新股扩容节奏显著放慢曾记否,在2016年—2017年,每周宣布新股额度10-12家,被称为“新常态”。两年来,共有650多家新股上市,导致市场供严重大于求。更为严重的是,1-3年后,数倍于这些新股首发募资的大小非,便不计成本地减持出逃。更有甚者,上市才3个月,在股价57元时,大股东便以10元价格将股权全部质押给券商进行融资,逃之夭夭,而今股价跌破了5元。这哪里是为了支持实体经济而上市?可以说,扩容大跃进是压垮市场的最主要的原因。

  而自10月19日2449点以来,新股发行上市的节奏破天荒地减缓:有一周为空白,其余各周都是每周1-2只新股。这种新股扩容的节奏,比2015年大牛市前的2014年5月、证监会宣布的“今年后7个月新股发行不超过100家”还要宽松。

  近期机构和大量个人投资者火速进场,日成交量急速放量,由原来的2000多亿放大到本周五的4757亿,日均量4170亿,几乎增加了一倍。放慢扩容对重塑投资者的信心、激发市场活力,有巨大的作用。希望这种扩容慢节奏不要轻易改变。

  鼓励上市公司大规模回购就在上周连跌5天,上周五收盘再度跌破2600点时,深夜10点,证监会、财政部、国资委联合发布《关于支持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意见》,提出回购的重点是20个交易日跌幅达到30%,以及跌破净资产的个股。同时对上市公司的回购提供融资支持,央行行长易纲的说法:“央行将为上市公司股权投资提供融资支持”。言下之意,为了支持上市公司回购,可以动用银行贷款等一切融资手段。

  这显然是中国股市前所未有的实质性维稳股市的手段。美国股市之所以走出10年大牛市,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上市公司每年用3万亿美元回购股份,缩减了股票流动性,提供了股市上涨的动力。

  截至2018年10月12日,已经公布股份回购预案的上市公司共822家,预计回购股份163.5亿股,以最近20个交易日的平均收盘价进行测算,预计这部分回购将为市场带来1114.08亿的增量资金,随着指数和个股的走高,预计带来新增资金1500亿元以上。

  可以说,本周的大涨,直接与回购的利好刺激相关。

  告别了狂炒大盘蓝筹股的“二八”现象
  诚然,在2015年,国家队为了稳定市场,动用巨资拉升大盘蓝筹股,对指数脱离危险区、稳定投资者情绪,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自2016年-2017年,由于过度地强调“市场只能对大盘蓝筹股进行价值投资”的观点,对其他风格投资者的投资中小盘股的行为进行打压,遂吸引了国家队、公募基金、保险资金、QFII、RQFII等几乎所有的机构资金,都集中到金融股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喝酒吃药”为代表的白马股、家电食品为代表的绩优股当中去。导致整个市场只有大盘股在大涨,大盘指数在虚涨,对大盘蓝筹股的价值投资变成了投机炒作。

  市场长时期的“二八”现象,迫使投资者对中小盘股进行一轮又一轮的疯狂杀跌,“中小盘股终将跌到几角几分的仙股”的舆论误导更是雪上加霜,898只股票的股价跌到了1-5元。跌势比2012年底时任证监会主席大力号召“只有大盘蓝筹股有罕见的投资价值”,使创业板暴跌到585点时还要惨,终于引发了95%、3500多家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危机。

  错误和挫折教训了监管部门。所以,从2449点以来,人们再也看不到国家队狂拉大盘股、狂拉指数的“二八”现象了。每天都是白线在下,黄线在上的“八二”现象,大盘股、蓝筹股重回搭台的角色,进行中长线投资。

  从10月18日到11月16日,上证50从2369点涨到2461点,涨幅仅3.89%;沪深300从3044点涨到3257点,涨幅7%;上证综指从2486点涨到2679点,涨幅7.7%。但是,深成指从7157点涨到8062点,涨幅12.65%;中小板从7234点涨到8219点,涨幅13.62%;创业板从1205点涨到1403点,涨幅16.44%;代表中小盘股的中证500从4018点涨到4559点,涨幅13.47%。

  可见,只有当A股市场废弃“二八”现象,回到“大盘股搭台,中小盘股唱戏”、“轻指数,重个股”的格局,才能提振中小投资者的信心,吸引新增资金,激发市场活力。

  监管层减少对交易环节的干预过去几年,监管层反复向市场灌输所谓的“价值导向”,一再反对人们“炒小、炒新、炒差,炒重组、炒高送转、炒题材”,并且,对连续十几个跌停的个股从来熟视无睹,而对2个涨停的个股就要发异常波动公告,对4-5个涨停的个股就予以较长时间的“特停”。在盘中,还对大单买进和卖出的机构和大户,用电话进行劝诫、警告,甚至冻结账号。这便使市场被管死了,个股“万马齐喑”,大盘死气沉沉、久盘必跌。

  直到10月30日,当大盘在跌到2521点、眼看2500点将再度跌穿时,10点30分,证监会在官网上罕见地在盘中交易时段发出三点声明,其中第二条便是:“优化交易监管,减少对交易环节的不必要干预,让市场对监管有明确预期,引导增量中长期资金入市”。对此,许多投资者都认为,这是证监会为激活市场活力发布的最大利好。

  此后,场外资金踊跃进场,个股的活跃度大幅增强,黑马股迭爆。

  先是涌现出3匹黑马:恒立实业从2.42元飚升至10.48元,15天中14个涨停板,涨幅高达333%;绿庭投资9个涨停,从2.46元涨至6.94元,涨幅高达182%;*ST尤夫从5.89元涨至17.33元,涨幅高达194%。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效应扩散后,又冒出了9匹黑马:德新交运从10.38元涨至38.86元,涨幅高达274%;市北高新从3.01元涨至9.16元,连续10涨停、涨幅高达204.3%;上海三毛从6.6元涨至14.86元,涨幅125%;九鼎投资从10.78元涨至25.39元,涨幅136%;光洋股份从3.69元涨至9.85元,涨幅167%;张江高科从7.82元涨至18.27元,涨幅134%;鲁信创投从8.01元涨至20.92元,涨幅161%;华控赛格从2.18元涨至4.68元,涨幅115%;宏业股份从4.7元涨至13.61元,涨幅190%。其他如大众公用电广传媒亚振家居等一大批个股均闻风而动,涨幅接近100%,还有大批中小盘、中低价股涨幅达到30%-50%,一场中小盘“低价股革命”,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俨然是一派大牛市的气象。

  除了对违法违规坚决零容忍外,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把市场交易的事情交给市场,交给投资者,让他们获利自享,风险自负。这个转变好!得人心!只是希望不要政策多变!

  对并购重组由抑制转为大力支持2016年9月,为了整治并购重组中的某些乱象,监管层发布了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重组新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此后两年,最容易激活市场的并购重组,骤然转冷,偃旗息鼓。大批原本有并购重组和国资改革预期的绩平股、绩差股尤其是ST股,失去了资源优化配置、转型升级的机会。主力机构夺路而逃,投资者纷纷割肉杀跌,股价普遍跌去70%-90%,从而拖累了整个价值中枢快速下沉,导致了国有资产和民营企业家资产的大幅贬值,对实体经济构成了重大打击。

  直到2018年下半年,证监会才开始政策转向,多次表态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从10月8日到11月1日的短短21天时间里,监管部门先后发布“小额快速”并购重组审核机制、放开配套融资“补流”用途、新增并购重组审核快速通道类型、缩短被否IPO企业并购重组上市间隔期、试点定向可转债并购等6项规章制度,极大地优化了并购重组市场流程,增加了市场流动性和机构投资者参与度。10月30日证监会盘中声明的第一点,就是:“创造条件,鼓励上市公司开展回购和并购重组”。

  11月14日,经济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把‘壳股’定价权交给市场无需过度担心短期涨跌》中指出:“在依法、全面和从严监管的机制下,把‘壳股’的定价权交给市场,让‘无形之手’发挥定价机制和优胜劣汰的作用,要比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干预并购重组更有利于引导预期、稳定预期”,激发了大批有望扭亏为盈的ST股连续涨停。

  11月16日,证监会发言人又表示,证监会修订发布股票并购重组相关内容规定,其中包括不再强制要求披露交易标的预估值,方便并购双方展开交易对话。这就为一大批绩差中小盘低价股,提供了通过并购重组、转型升级、做优做强的方便机会。遂使近期一大批有望国资改革、并购重组的中小盘、中低价、小市值股,以及有望扭亏为盈、摘帽摘星的ST股持续上扬,使这个资本市场最有魅力、长盛不衰的题材,重放光芒。

  从某种意义上说,近期创投、科创园区概念股的活跃,正是放宽并购重组政策的有力表现,对激发市场活力、营造财富效应,产生了巨大作用。

  化解股权质押危机才是正道原先很多人被4.3万亿元的股权质押危机吓破了胆,认为,若政府不向国家队大量注资救市,这场危机便无解,为了能活下去,只有不计成本地割肉离场一途。但是,由于政府高层和监管部门采用了以上6个改变监管理念的思维、拨乱反正的措施,并向市场提供了一系列新的政策热点,如回购概念、科创概念、科创园区概念、上海自贸区芯片区概念、长江三角洲一体化概念、并购重组概念、国资改革概念、自主核心技术概念(芯片、软件、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低价小市值概念等,遂在上证50(2461点)、沪深300(3257点)、上证综指(2679点)仍远离国庆节前2606点、3438点、2821点的情况下,绝大多数的中小盘股,却早已超越了国庆前的股价,大大跑赢了大盘。

  而股权质押危机主要体现在中小盘、中低价的民营企业股,这与广大中小投资者手中持股具有很大的一致性。监管层容忍中小盘、中低价、并购重组股的持续大幅上扬,正显示了本次靠政策和发动“人民战争”来救市决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按照目前这样的“大盘指数小涨、多数个股大涨”的格局(本周五大盘也站上了60日均线),以及所产生的日益增长的财富效应,我相信,必定会有更多的投资者携新增资金跑步进场,其威力远胜于MSCI、沪股通、深股通等境外资金。

  作为投资者,在控制仓位的前提下,当积极参与到上述热点中去。对短期涨幅过大的黑马股,尽管富贵险中求,但还是要注意风险,尽可能分散持仓,选择刚从低位放量启动的中小盘、中低价、高成长性的“未来黑马”,注意波段操作,轮动操作,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编辑: 来源:.金.融.投.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