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章正文
 

共享经济:是大势所趋还是资本捧杀?
时间:2017-6-22 22:50:20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6月22日讯

  证券时报记者 张国锋

  放眼四周,共享经济可谓无处不在——共享出行、共享住宿、共享餐饮、共享办公、共享知识技能、共享物流,甚至还有共享数据和共享WiFi。共享经济这一热词正在越来越亲密贴近人们的生活,而随着滴滴、Uber、Airbnb等共享巨头一个个跻身独角兽的行列,以及国内共享单车和共享充电宝频频缔造融资神话的现象发生,市场上正在冒出各种看不清的虚伪需求,冠上“共享”的名义吸引蜂拥而来的资本,实现野蛮生长。

  拥有强大资本支撑的共享经济巨头正在逐渐浮出台面,并且对各自行业正在形成垄断。短期内,共享经济领域的爆发和增长就如同兴奋剂一样,挑动着参与各方利益的神经。究竟这一切是大势所趋、必然所致?还是如同之前的O2O等潮流一般只是资本造就的神话,泡沫最终仍将破裂?

  大势所趋派:有需求有市场,也有成功经验

  对于PonyCAr联合创始人林钟杰而言,就他从事的共享出行,尤其是共享汽车领域,共享经济绝对是大势所趋。

  他指出,在出行领域,公交车每公里用户花费大约是0.1元,地铁是0.2元,定制巴士是0.4元,出租车是2.8元,这意味着在0.4元至2.8元之间有一个空白,也就是共享汽车所需要填补的空间。

  共享汽车的市场有多大?根据中国公安部交管局的数据看,中国有驾照没有车的人群规模高达2.1亿,到2018年共享出行的需求达到3700万次,分时租赁的车辆空间高达128万辆。目前中国的汽车租赁行业排名前二的企业汽车保有量合计不到11万辆,市场空间仍然非常巨大。

  林钟杰表示,政策也在支持共享汽车的发展。今年6月,交通部出台关于促进汽车租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分时租赁的发展。共享汽车除了可以满足C端旅游、通勤的需求以及B端企业商务用车的需求外,还可以满足G端政府单位公车改革的需求。

  叭叭速配创始人饶小波也认为,至少在物流领域,共享经济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经济模式。此前,美国的罗宾逊物流做的就是共享物流模式,并且已经做到市值百亿美元、营业额超百亿美元,被证实了是可以成功的。但他也认为,中国的传统物流需要改造,还存在着很多利益分割的问题。在共享物流领域,中国需要面临如何说服企业放弃自己的物流的问题。

  资本捧杀派:面对共享经济项目需要审慎看待

  同创伟业投资总监胡庆平直言,现在共享经济之所以这么火,还是资本鼓吹的成分更多。这当中,还有不少共享经济项目是为了融资而走起来的。

  从共享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来看,胡庆平介绍,共享经济从原来简单的传统模式到互联网时代到现在的移动互联,核心点是整个线下的闲散物品、劳动力、教育、医疗等相关资源做分享。从国内来看,2006年就开始有一些项目,一直缓慢发展到2013年后,得到资本热捧。直至2016年,中国共享经济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接近4万亿的规模。

  从资本的角度来说,他认为资本非常欢迎共享经济的项目,但是也需要审慎去看待。从同创伟业的角度出发,首先看利润,如果没有盈利的话,是需要思考的。

  从同创伟业内部探讨的结果来看,胡庆平说,整个行业都需要更进一步的提升。从技术层面来说,共享经济的技术是提升了;但从资本层面来看,也确实很大成分是资本的催化作用,融到资金的人发力更多,所以共享经济最大的投资逻辑对于资本来说在于布局。

  “我认为,当下共享经济项目的推进,首先有技术的发散,其次最重要的是资本快速介入,来推升企业的成长。而且基本上是第一名和第二名的水平,远远超过后面的追赶,基本上现在第三、第四名等等已经很难了。”

  事实上,在共享经济大火的当下,深圳很多一线的本土创投机构很鲜少出手。胡庆平表示,除了退出问题外,摆在台面上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些项目价格都比较贵。从他个人的感受来看,目前进入这个领域的大多是外资机构的美元基金,老牌的机构都基本没进。这是因为人民币基金背后有LP(有限合伙人)的种种限制,包括盈利要求等。但从资本角度来说,对这个行业还是需要非常紧密去跟踪动态。

  细分领域频现厮杀,应该怎么办?

  无论是当年的滴滴快的大战,还是现在的ofo、摩拜之争,无一都在向世人展示着,任何项目想在共享经济站稳脚跟,必须要经历一番厮杀的过程。但就各个细分领域来看,目前厮杀的情况如何?后发者是否还有机会?

  对于目前暂居共享充电宝行业龙头地位的街电而言,行业仍处于一个布点阶段,还没到真正竞争的时候。街电副总裁江林表示,从充电宝的行业来看,目前所有企业都还在发力的阶段,并没有进入白热化的竞争阶段,没有到今天共享单车这种“你死我活”的境地。

  从盈利模式看,江林表示,共享充电宝是在盈利的,至少不是亏本的。因此,目前市场上的企业都还有机会,因为差距并没有拉开到量级上的差距,谈行业的第一、第二还有点早。

  作为投资人口中“不幸的第三名”,小蓝单车深圳总经理赖全荣表示,在共享单车领域,跟之前的滴滴、Uber等平台型企业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共享单车的钱投下去是有资产在的,是有实实在在的单车在市场上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因此,共享单车比网约车平台融资更疯狂的原因在于,大家都觉得在这个市场上能够做到一定的规模,而且可以守住自己的一小块市场,这跟网约车平台有一定区别。

  共享单车行业始终是有拐点的。第一,政策拐点,北上广深等主要城市已经明确确定,未来单车需要装智能锁、卫星定位,是不可改变的,对于已经装了机械锁的ofo,如何处理现有的单车,是一个问题。从这个纬度来看,跑得快的,最终不一定能够站得住。

  第二是利润的问题,对于第三名来说,在车辆铺设的量级还没达到的时候,如何在盈利角度做好弯道超车的事情,是值得考虑的。

  第三是材料的问题。如果先发者为了占领市场,在当初使用了廉价材料,比如铁架子等高损坏率的车,就会在近期天天下雨的深圳面临着生锈和损坏的问题。

  对于共享单车而言,市场最终比拼的是什么?赖全荣认为,应该是运营加产品的体验度。尽管初期资本对行业的助推力很强大,但是共享单车行业的竞争并不会结束得那么快,因为行业内还有很多可能影响格局的事件发生。“对于我们来说,还是安心把产品做好,把精细化运营做好。如果为了占领市场前期跑得过快,导致了一些太大的缺陷,有可能到时候清算来得更加猛烈。”

  从资本的角度来说,投资人面对已经有些“非理性”的共享经济项目时,应该如何去判断是否出手?胡庆平表示,事实上,资本更加关注共享经济最后退出的路径在哪里。作为一个PE基金,同创伟业相对比较稳妥,或者比较谨慎,因为需要关注谁来接盘的问题。共享经济现在这么火,有很多标的,但真正能够产生的盈利点在哪里?也值得资本关注。

  从共享经济发展的逻辑来看,有四部分。第一是人口红利,是闲置资源和共享经济的提供者,包括核心的信息技术和产生和普及。目前市面上很多共享经济的项目最容易忽视的部分就是配置资源的优质和闲置资源,到底哪些可以真正提供这些优质的配置和优化。做产品的有一句话:千万不要为了创造产品而创造需求,应该是有需求才创造产品,这也是目前同创伟业在看共享经济项目中一个大的逻辑。

  第二是盈利模式。在互联网领域,大家只会记得住第一名和第二名,第三名之后的市场占有率,能够超过前二的几率,从目前已经统计的案例来看相对比较小。因此,在投资项目时,同创伟业通常会问细分领域在哪里,项目有无机会做到行业第一名,距离第一名有多远。总的来说,需要考虑所处的行业市场空间有多大、消费频次有多高以及被替换的意愿和交换的意愿。

  第三是运营成本。对于创业者而言,需要考虑平衡点,比如频次与人员之间的对应平衡问题,以及需要多久、烧多少钱才能烧出高频等问题。

  第四是团队。需要考核团队在行业领域里面的经验、技术等问题。

  “今天的热点不一定是明天的爆点。无论是投资人还是创业者,更多应该选择稳定的方向,扎扎实实做好场景。从投资的角度来说,我还是一句话:非常密切的关注,审慎的研究。最后,大家要注意价值回归,因为所有的估值最后都是以业绩为导向的,需要核算的。做一件事情,包括出来混,都是要还的。”胡庆平说。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作者: feixiang 来源:金融界